萧红
女,作家,原名张乃莹,笔名萧红。1911年生于黑龙江呼兰河畔一个地主家庭,1942年葬于香港浅水湾边,时年31岁。半生漂泊,足迹遍布北京、青岛、上海、东京、武汉、香港等地。
1930年,为了反对包办婚姻,逃离家庭。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只身东渡日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抵香港,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发表于2025-04-18
呼兰河传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作者注:真正的天才不是伴随着鲜花和掌声出现的。而是以时间为帷幕出现的。萧红在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潜水之后终于浮出了时间的水面。受到了学界的认可和推崇。看看现在的出版市场,萧红的书出了好多本落。本文只是很久前的一个应试之文。希望大家喜欢。riluo520@163.com 纪念...
评分1937年8月,淞沪抗战爆发。9月下旬萧红和萧军离开上海抵达汉口,在蒋锡金位于武昌水陆前街小金龙巷21号的住处落下脚来。《呼兰河传》就是从这时开始创作的。到1940年9月《星岛日报•星座》(香港)开始连载(至当年12月底连载完毕),其间已经过了三年。这三年中,萧红经历了...
评分小时一直以为萧红是和张爱玲一类的女作家,除了学过她的《火烧云》(学的时候还不知道那是她写的),其他作品就什么也没看过了。 去年在中山书城站了两个下午,看完了《呼兰河传》,即为这位女作家倾倒。 萧红的笔法也许留下了那个年代的一些痕迹,但是她个人独特的风格还是不...
评分(一) 冬天读萧红是什么感觉?冷。图书馆的空调不知何故总也升不上温度,读到《商市街》的时候因为温度和情绪的双重低落我开始浑身发颤,而那时还是文艺女青年叫做悄吟的萧红正蜷缩在商市街上某间冰冷的屋子里等待着被她唤作“郎华”的萧军。读《商市街》是很痛苦的体验,一个...
评分我一直觉得中国现当代的女作家是乏善可陈的,而萧红绝对是一个例外。一部《呼兰河传》,就足以奠定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呼兰河传》首先是表达了作者个人对于儿时童年的追忆和东北小镇家乡的怀恋。因为作为个体生命,其最基本的是生存的需要,当萧红在香港卧病时,也...
图书标签: 萧红 中国文学 小说 民国 现当代文学 写回忆写得入骨 社会 中国
精选萧红最美的文字,参照初刊全新修订,最原汁原味保留萧红的语言特色。
以简洁无华的笔法,深沉记录悲凉绝望的人生,揭示了那个时代中国人的生存哲学。
萧红的作品个人风格强烈,文章结构松散,模糊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语言富有朴素的诗意,充分展现了文字的简单之美。此外,萧红的作品迥异于同时代的任何一个作家,她按照天性写作,深度关注人的境遇和人的命运。
开头用了几十页篇幅细细描摹呼兰河这个小城,文字像镜头似地从鸟瞰视角放大到一家一户的门口去。写到“我”家,用的最多的形容词是“荒凉”;家里来来往往那么多人,那么热闹,人性却是荒凉的,这荒凉用孩子的视角写来,带着残酷的有趣,荒唐的可笑。旧社会的众生相,满眼生机的荒凉。
评分勾起的童年回忆太多。做豆腐,养兔子,杀猪搭炕盖房子,住马圈的三疯子,冬天冻死的老太太,偷东西的谁家二儿子,被折磨死的小团圆媳妇儿……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东北村子都必备这几样人事。旁人看尽可以说是麻木愚昧吧,我也曾在某个回乡的暑假心怀悲悯和恐惧地这样看着爬在地上苟活的生命。然而拼命逃离的结果,也似乎终难免落入另一种苟活的日子。所以现代人的城里人的苟活究竟比过去人的乡下人的苟活高贵多少吗?大概只是不会轻易死掉吧,毕竟劳动力是需要的,何况还有培养它的钱呢。
评分似乎有些明白为什么有人说迟子建下笔像她。。。
评分适合拍成动画片的文章
评分另收后花园,小城三月两篇
呼兰河传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