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波德維爾(David Bordwell, 1947 ~ )和夫人剋裏斯汀·湯普森(Kristin Thompson, 1950 ~ ),當代美國重要的電影理論傢,美國威斯康辛—麥迪遜大學傳播藝術係榮譽教授,國際電影學界最多産、最偉大的教科書編撰者之一。波德維爾是“認知電影理論”的創始人,並以其對小津安二郎、愛森斯坦等人的“作者”研究,以及對電影敘事學、香港電影和電影風格史的研究而廣受尊敬,目前他受聘擔任法國電影資料館(Cinémathèque Française)顧問一職;湯普森則是新形式主義電影分析理論的領軍人物之一,她的Breaking the Glass Armor(1988)是公認的新形式主義經典著作。
波德維爾夫婦著有多部享譽世界的電影學專著,如《世界電影史》《場麵調度的藝術》《好萊塢怎樣講故事》等。但若論在世界範圍內最暢銷、最深入人心的作品,則非這部《電影藝術》莫屬。
2007年3月,大衛·波德維爾以其對亞洲電影尤其是香港電影的持續關注而榮膺“亞州電影學術研究大奬”。
曾偉禎,紐約大學電影研究中心電影學碩士,颱灣著名編劇、影評傢,曾任颱北金馬影展、颱北電影節、金鍾奬評審。其譯作還有大衛·馬梅的《導演功課》等。
三十年來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電影教程全新修訂版
奧斯卡最佳導演李安親自推薦
上韆張原始底片的放大照片
幾十部電影的全景式分析
百來位重要影人的經驗箴言
海量文獻及深入研究建議
【編輯推薦】
★ 世界上最為廣泛閱讀的電影學概論教程 波德維爾夫婦堪稱美國,乃至國際電影學領域最多産、最偉大的教科書編撰者,他們的作品電影學界幾乎無人不曾讀過。
★ 完美的實用性,超強的適用性 本書最初是為學電影的本科生而編撰,但也是影視相關專業研究生的必讀作品。與此同時,它還是影視傳媒工作者和純粹熱愛電影的非專業讀者奉為至愛的經典寶書。
★ 上韆幅底片放大格圖片,全景式的電影分析 與一般電影書不同,本書沒有采用劇照,而是羅列瞭1061幅珍貴的原始膠片放大格照片,並對一些具有代錶性的場景進行全景式的逐格分析。可以說是跳齣觀影的直觀經驗,手把手的教會讀者一套分析電影的技能。
★ 形式與風格的交相輝映,還電影以完整的藝術整體性 本書沒有孤立的考察電影的方方麵麵,而是將電影視為一門完整的藝術,技術、意念、風格、人物等在其中各司其職,作者所要揭示的便是這些元素之間的整體協調運作。
★ 從傳統好萊塢敘事電影到亞洲電影,從電影類型到電影運動,有關電影的一切瞭然於胸 作者不僅以大量的舉例和分析列舉瞭諸多電影類型,而且將電影放到曆史的情景脈絡中,考察曆史上重要的電影運動,從而在曆史中解釋電影風格的演變。而2007年3月,大衛·波德維爾曾以其對亞洲電影尤其是香港電影的持續關注而榮膺“亞洲電影學術研究大奬”。
【內容簡介】
《電影藝術》第1版麵世於1979年,此後曆經七次修訂,早已成為電影學領域公認的標尺性著作。本書內容宏廣,從對電影製作的技術性解說、對構成電影各元素的係統化評介,到電影分析方法的示範、電影史的梗概提要,無不做到深入淺齣、思慮縝密而觀點周全。
作者以一個非常係統性的方式進行電影“形式”與“風格”方麵的概念思考,同時佐以巨細靡遺的影片舉例,詳細分析電影的元素,說明電影的形式係統(敘事性與非敘事性)及風格係統(攝影、剪輯、場麵調度與聲音)如何在影片中交互作用。這樣能幫助讀者在瞭解一部電影時,不再是以過往觀影經驗所纍積的慣性直覺方式,去感受影片技術上或情感上的精彩片段,而能將電影看做如同詩歌、建築、音樂與舞蹈等其他藝術一般,是一個創作者在凝粹創作意念之後,執行到影片膠捲上的完整呈現。
【推薦語】
大衛·波德維爾我是很熟的,他寫的書,
去讀,沒錯!
——李安,奧斯卡最佳導演
這本書在美國齣版時,對評論界和學術界是個震撼。它擺脫瞭長久電影理論的僵硬觀念,準確的從形式主義齣發,深入淺齣注釋電影的完整觀念。它使閱讀理論成為樂趣,使學生進入電影領域有所憑藉。
——焦雄屏,著名電影學者,華語世界重要電影人
電影學界幾乎無人沒讀過大衛·波德維爾及其夫人剋裏斯汀·湯普森的著作,他們那些或曆史、或理論的教科書流行於各國的電影課堂。因為格外鍾情功能認知探討,他們的研究方法在文化批評興盛的時刻受到瞭簡單刻闆的貶斥。然而對於影像讀解能力不那麼敏銳的學人來說,這些形式至上的著作讀來卻頗有裨益。
本書以形式與風格的專題昭彰,其實是一本係統的電影概論,全書內容涵蓋寬泛,從原始的製作到高端的學術皆有描述。作者以意義傳達、視聽風格、曆史傳統的不同維度分章斷節,對電影的構成素材進行多角度解析,並憑藉豐厚的專業素養實例舉證,施予細膩而感性的鑒賞。一冊在手,有關電影的林林總總瞭然於胸。
大衛·波德維爾和夫人執教數十年,著述等身,僅兩岸三地的漢譯本就已有7本,堪稱學界勞模。他們雄心勃勃的寫作糅容電影工業和電影詩學的不同元素,刨示鏡頭意義的建構過程,提煉電影評論的基本框架與理念,身體力行地開拓瞭原初的電影研究。
——楊遠嬰,北京電影學院教授
很少有電影著述像這本書一樣如此簡潔明瞭,卻又係統嚴謹地介紹電影藝術的全部內容,而且自成體係、個性鮮明。作者是有著豐富教學經驗的著名學者,深刻明瞭如何幫助讀者建立起關於電影的基本概念和知識體係,並且提供一套科學有效、操作性強的電影分析與批評方法,因而,不同層次的讀者都可以從本書中受益。
——王宜文,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
基礎的知識解決最基本的問題;基本的問題是一切迷惑的根源。《電影藝術》有正本清源的作用,怎不令人驚喜?
——何平,資深導演、編劇和監製,作品有《雙旗鎮刀客》《不見不散》《大腕》等
這是我個人電影求學過程中最具影響力的一本書。這本書在美國近年來已經成為各影劇學校最熱門的教科書,也是一本見解犀利、有觀點的電影入門好書……
——周旭微,資深影人
這本書最大的功能是指引瞭我們如何思考電影。好的影片往往啓發觀眾的思想,好的電影書則可以幫助熱愛的人思考電影的種種。
——林良忠,著名攝影師,代錶作《飲食男女》《推手》等
雖然全書旨在討論電影,但是其中的觀念卻能啓發所有從事影像工作(電視、廣告、MTV)的朋友,幫助大傢更深入的瞭解影像媒體。
——王瑋,廣告導演
發表於2025-04-24
電影藝術 : 形式與風格(插圖修訂第8版)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寫在前麵:電影像極瞭遊戲,特彆是像《土撥鼠之日》《記憶碎片》《蝴蝶效應》這種類型的片子,它們被稱為whatif電影,滿足瞭人們對日常生活能否因一小步改變從而totally改變的幻想。電影常常滿足幻想,有些套路符閤觀眾的預期從而使得他們得到一種自己存在先驗性智慧的錯覺,另...
評分 評分說到電影藝術,很多人可能隻是看電影,而很少去瞭解其背後的故事。電影是一門藝術,通過視覺與聽覺的共同衝擊,使觀眾能夠得到一種超現實的感受。大衛波德維爾這個名字在電影界可謂是耳熟能詳,大衛波德維爾和剋裏斯汀湯普森閤著的這本《電影藝術》被翻譯成瞭許多種語言,這本...
評分看這本書是因為這是上個學期學電影學的教科書,不能好看不好看,因為它是知識類的,但我隻能說,實用類的. 裏麵是大多數電影的拍攝手法,我當時看完這本書的時候的感受是: 我也許可以去當導演瞭... 其實電影都是這麼拍齣來的... 對我的意義深遠..
評分第一部分(第一章) 很容易跟另外一本書《認識電影》來兩相比較。 但本書的第一部分內容,《認識電影》是沒有涉及的。講電影的技術,運用技術的人--製作電影的工作人員,電影拍攝,發行,商業運作等。算是對電影産業的全麵介紹。 遺憾的是本章最後部分關於電影發行機製的內容已...
圖書標籤: 電影 電影理論 藝術 大衛·波德維爾 電影入門 影視理論 後浪 美國
依然是電影導論,但比《認識電影》更深入。《認識電影》是基礎性解釋電影語言,而本書將電影更看成是一個係統,電影中的任一技巧、形式與風格均不能脫離影片的整體目的和訴求單獨分析解釋。Anyway ,啃書容易擼片難,去年這時候看完的電影史,一年過去瞭,豆列片單僅僅擼瞭不到三分之一呢,哭(╯﹏╰)
評分入門最佳讀物
評分新形式主義框架下的電影導論。風格部分介紹視聽各元素,形式部分介紹敘事學,相比風格部分更加抽象,理解起來更為費力。此外還包括瞭電影製發放流程、類型學、分析評論與寫作、電影史的簡介,容量很大,全麵深入。又是兩口子的書,私貨不少。至於翻譯嘛……個彆語句不通順,部分專業詞匯和專有名詞還需要參考其他翻譯(“史蒂夫·賈伯斯”…)。與《認識電影》搭配互補為佳。 2017.03.23-04.06
評分入門最佳讀物
評分作為教材書來說係統和邏輯比較完整瞭,但個人不是很喜歡這種視角的闡述方式:它是從外在視角去提煉規則,而非從內在視角讓讀者體驗邏輯。所以盡管可以成為提供給初學者的實用入門科普書,但另一方麵來說它也隻局限於此。做這個評價的前提是,我觀念裏好的教科書,既可以麵嚮大眾讀者,同時又包含足夠的綫索和空間,如果有意願的話,通過一本書能探索到整個學科的邏輯脈絡。
電影藝術 : 形式與風格(插圖修訂第8版)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