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短歌》与马骅之前的出版物不同,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马骅的遗作(40首诗歌、7封书信),一部分是友人针对他的创作的解析、回忆文章,而且,所有内容均只节选了与云南相关的这一段时间。十年前,作者放弃城市优越的生活前往藏族聚居的乡村,住下来,直至消失。无论对于生者还是逝者,云南明永的日子,都是马骅生命中辉煌的顶点。作者带给我们鲜活的雪山印记,那个遥远的云南小山村跃然眼前。只是生命突然中断,他在万里之外朝拜云霞。
马骅,1972年生于天津,复旦大学国政系毕业,作家、业余剧团成员。2003年马骅远赴云南德钦明永村当志愿教师,2004年6月在返村途中随吉普车一同坠入澜沧江,遗有组诗《雪山短歌》。马骅生前写有小说、诗歌、评论等,并翻译了美国女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和英国诗人特德·修斯等 人的诗歌。
对于马骅这样的诗人,用一种科学化的、“文学批评”式的的方式来谈论其诗歌是不敬的,也仿佛是不切题的。就《雪山短歌》呈现的面貌而言,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处于萌芽状态的纯净、素朴、神秘和天真。说其是萌芽状态的,是因为马骅似乎仍只徘徊于天真和神秘的边缘,而未像同时代诗...
评分缘分使然,两年前在学校图书馆里想要选一本诗集想要在旅行途中读,对架子上里尔克顾城海子的名字敬畏又惶恐,一册薄薄的书脊上“雪山短歌”四个字跳进眼帘,于是成了我在现代诗领域第一次读完一个诗人生平作品的启蒙。 这个启蒙有些不同于正常的流程——不是已经完成建构与解释...
评分对于马骅这样的诗人,用一种科学化的、“文学批评”式的的方式来谈论其诗歌是不敬的,也仿佛是不切题的。就《雪山短歌》呈现的面貌而言,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处于萌芽状态的纯净、素朴、神秘和天真。说其是萌芽状态的,是因为马骅似乎仍只徘徊于天真和神秘的边缘,而未像同时代诗...
评分 评分“诗人马骅的道路和其他诗人很不一样。他写诗,去服装公司上班,卖矿泉水,接专线电话,网站编辑,帮助朋友。他有相当一段时间,对城市里面的生活,尤其是知识界的气氛非常反感,他觉得大家空谈,有很多意见,有很多主张。可大家基本上过自己的,生活和作为跟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那个只着绿色的红风衣少年,有人等你来。一遍一遍读纪德,指尖冰凉,荒凉而绝望。对着蒙尘的书桌发呆。然后你劈柴,浇菜地,吃饭。拉着你的手奔跑,互相窥探。像陡峭的山在寒冷干燥的空气里平静而不痛苦。
评分那个只着绿色的红风衣少年,有人等你来。一遍一遍读纪德,指尖冰凉,荒凉而绝望。对着蒙尘的书桌发呆。然后你劈柴,浇菜地,吃饭。拉着你的手奔跑,互相窥探。像陡峭的山在寒冷干燥的空气里平静而不痛苦。
评分感谢马老,若非马老购置,我都忘了一度想读此书。喜欢马骅的纯净,但这书真是坑钱模板。
评分马骅的诗,没有语言的虚荣。何佳兴的设计很棒,尤其是内文排版。
评分這本詩集,終於在他失蹤11週年之前面世了。馬驊,希望你在世界或者超世界的某個角落看到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