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骅,1972年生于天津,复旦大学国政系毕业,作家、业余剧团成员。2003年马骅远赴云南德钦明永村当志愿教师,2004年6月在返村途中随吉普车一同坠入澜沧江,遗有组诗《雪山短歌》。马骅生前写有小说、诗歌、评论等,并翻译了美国女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和英国诗人特德·修斯等 人的诗歌。
发表于2025-02-25
雪山短歌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2017.09.09 17:48 于 川图 听歌听到洪启的声音,他唱——天明之前,我要梦见树枝和雪。那是轻灵的飘在白茫大地上的声音。心里便涌出这一句:树枝无力承担更多的白和凉。不停地涌出。我知道,它来自于此。 查证,原句是:新绿的松枝无力承担更多的白和凉。 《春雪》 新...
评分新绿的松枝无力承担更多的白和凉 这是最后一次:多余的白 在暮光和轻烟里迷失了形状 冰在冰川上倾泄 雪在雪山下消融 过一个桥,翻了山就是德钦。说得简单,路却远得很。我只是站在这里看看,看看就走,所以说不出什么惊心动魄的话。江水清得寂寥,远处也有炊烟,以为可以...
评分读大学的时候,路过正门墙后的宣传栏,看到过“马骅诗歌研讨会”之类的海报,也听梁老师说过这个校友诗人。 机缘巧合,认识了文景出版社的欢欢,第一次约饭,她送了我一本马骅的《雪山短歌》。 2003年,三十多岁的他去云南的德钦县明永村当支教老师,在那儿写下了好多诗,读...
评分现代诗人汉民马骅进山了,复旦和北大两重光环下的才子,他饮着冰川水,沐着藏土人情,欣喜着自己由北上的尘嚣出逃后坚持义务支教而得到的灵魂净化,领着学生唱着歌,坐着巴士山间漂移,极目着奢侈的雪山图景。 但这一次,坠崖的小车载着他,在汹涌中激荡没了,曰:失踪。 马骅...
评分马骅是喜欢喝酒的,据萧开愚说,他还喜欢到发廊里洗头。“天空会重新落下/准确地回到头顶”——那个自称麦克的人,想让杨过在十六年前就跳下绝情谷自杀,想在纯粹的荷尔蒙冲击中自毁身亡——却也陶醉于谎言,流行性感冒,庸俗的情话,酒后的浮肿——“我用舌尖抚摸你的牙齿,阅...
图书标签: 诗歌 马骅 诗 中国文学 中国 现当代诗歌 中国现当代文学 文学
《雪山短歌》与马骅之前的出版物不同,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马骅的遗作(40首诗歌、7封书信),一部分是友人针对他的创作的解析、回忆文章,而且,所有内容均只节选了与云南相关的这一段时间。十年前,作者放弃城市优越的生活前往藏族聚居的乡村,住下来,直至消失。无论对于生者还是逝者,云南明永的日子,都是马骅生命中辉煌的顶点。作者带给我们鲜活的雪山印记,那个遥远的云南小山村跃然眼前。只是生命突然中断,他在万里之外朝拜云霞。
这本里他的诗其实一般,好一点的也几乎是译自当地民歌(德钦弦子)。但他的经历很有意思,后大半几乎都是他的朋友们对他的追忆,一个诗人,浪子,组织各种活动,在红尘于穿梭,有一天忽然放下一切去了雪下脚下教小孩读书,他说年底可能还是要回来,但没想到永远葬在那个地方。他的随笔比诗更动人些,让人记忆最深的是他写车里孩子们的歌唱,他说自己“在锐利的歌声里浑身打颤”,“有一个瞬间我觉得自己要死了……在那个时刻,我突然想起了遮住自己面孔的以利亚,我觉得自己不配拥有这样的幸福”。廖伟棠写晚年宫泽贤治与明永期间的马骅的相似,说“他们俩的献身乡村教育都不只是一种善举或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同时竟都夹带着自身作为存在者的巨大矛盾与痛苦,如忏悔者修罗在春天中的痛苦,处处遭遇美的救赎,也处处遭遇死亡的引诱。”为他本人加一星。
评分普天下风流才子,盖世界浪子班头。
评分洁净,素朴,真正的诗人。「有一个瞬间我觉得自己要死了。这样的场景多年前我在梦里经历过,但在梦里和梦外我都是一个小学生。圣经中的先知以利亚曾在山上用手遮住脸,不敢去直面上帝的荣光。在那个时刻,我突然想起了遮住自己面孔的以利亚,我觉得自己不配拥有这样的幸福。」
评分马骅的诗有雪落的清澈,也有孤山的寂寂。他在梦里变作破烂的木门,被积雪和新月来回敲打;远方游人未醒,在虚无中冒雨赶路;他于变老之前远去,真正的诗人飞逝。
评分当一个诗人有一堆会写的朋友后,他的诗就升华了。感觉他的朋友从诗歌层面,美学层面,甚至分析到了神学,他的诗成为预言。这个太牛了。四颗星给一本特殊构成,剧情反转的诗集。
雪山短歌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