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机杼

小说机杼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詹姆斯•伍德(James Wood,1965— ),英国著名文学评论家、作家,现任哈佛大学文学批评实践教授和《纽约客》专栏作家。

出版者:河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英] 詹姆斯·伍德
出品人:
页数:183
译者:黄远帆
出版时间:2015-8-1
价格: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4919771
丛书系列:上河·文化生活译丛
图书标签:
  • 文学理论 
  • 詹姆斯·伍德 
  • 小说 
  • 写作 
  • 文学 
  • 文艺理论 
  • 文学评论 
  • 英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秉承E.M.福斯特《小说面面观》和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的传统,《小说机杼》是一部研究小说魔力的神奇之作——分析其主要元素,颂扬其持久动力。书中对我们这个时代最显著、最时髦的批判深入到了讲故事时的机械设定,由此提出一些基本的问题:当我们说”认识”某个虚构的人物时,这 意味着什么?生动的细节由什么构成?何谓成功的隐喻?现实主义是现实的吗?为什么有些文学惯例变得过时,而另一些却保持活力?

从荷马到《给小鸭子让路》,从圣经到约翰• 勒卡雷,詹姆斯•伍德广泛取材。《小说机杼》既是一部虚构手法的研究佳作,也是一部小说的另类史。它幽默、深刻,无论你是作者还是读者,甚或是对此书该兴趣的路人甲,它都将对你有所启迪!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即使在阅读了一些质量不错的文学评论和文学史之后,我仍然会对文学理论的意义持怀疑态度,尤其是将文学像朝代或国家一样,以各种“主义”和“流派”划分开来。但同时,我又绞尽脑汁想要掌握和厘清这些“主义”们的来龙去脉,因为文学世界实在过于庞杂,就像一团团聚集或游离的...  

评分

《小说机杼》在123小节戛然而止。译者的事就算结了。但詹姆斯·伍德背后还有太多亟待挖掘。作为读者,我像黑色故事里的那种侦探,不愿停手。 英语有个诡趣,“声名远播”(famous)常故意和 “恶名昭著”(infamous)通用。詹姆斯•伍德正是一位堪称infamous的批评家。从最...  

评分

读得比我想象中慢(书很薄)因为比我想象中要求更多的专注。 自由间接文体 词语应当复杂地同时属于读者和作者人物应该鲜明地站在眼前而作者又应该无声地在场。(身份暧昧 福楼拜的浪子)现实主义作者不自觉地具有自己的风格同时又必须卑微地学习笔下的人物去说话 必须警惕“文...  

评分

一、福楼拜与现代叙事:文体风格,自由间接体,细节 如果作者与笔下人物完全融为一体,整本书始终只有一个人的不断独白,那这本书就会显得无聊至极。而如果作者和人物分得太开,敏感的读者又会感受到出戏的违和感,认为作者是在说教。所以,每个作家都得学会借助自由间接体或者...  

用户评价

评分

特里 · 伊格尔顿的《文学阅读指南》、夏尔 · 丹齐格的《什么是杰作:拒绝平庸的文学阅读指南》、托马斯. 福斯特的《如何阅读一本小说》与《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詹姆斯 · 伍德的《小说机杼》、马里奥 · 巴尔加斯 · 略萨的《给青年小说家的一封信》六本书不相上下,精彩纷呈,都保留在这里。

评分

4.5;极有料好看的文论,内容丰富,观点鲜明,注释尤为详细,考据癖一本满足;前几章关于叙事和细节养料太足了,几乎可以放置大部分艺术领域:间接自由文体提升叙事灵活度,是进入内心独白、捕捉心绪的重要手段;福楼拜建立了现代现实主义的叙事法则,成为伍德红榜top1(对比起黑榜极为有趣);细节以触手可及的感觉消除抽象,提供虚构的地基;作家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圆形/扁平人物的分属阵营;上帝-剧院观众-隐形读者,三种读者的构成;语言的音律性是文体作家的法宝,每次比喻都是微型小说的爆炸……因为阅读口味较接近詹姆斯·伍德,读来趣味无穷,故意轻描淡写的文史八卦不禁莞尔。

评分

2015年已读100。在我的阅读体验里,这类书一般完成三件事:第一,确认某一位作家确实伟大,我读过他真是幸运;第二,永远会冒出行文似乎暗示其极其重要、伟大,但自己压根不知道,没读过——这就是不系统的致命缺陷,比如斯宾塞的仙后,这本出现的要新很多,克努特汉姆生和他的《饥饿》;第三,证明自己读小说都白读了,这里没品出来,那里没体会到。最终,这些书都让我确信:如同电影怎么看,是要学的,小说怎么读,同样如此。此时自己显露出的浅薄,是通往深邃的必经之路。另外,这套书后续有好几本特里伊格尔顿和菲利普索莱尔斯,我现在似乎更偏爱英国人写的东西。

评分

稍有点用

评分

【2017.4.20~4.22】(13.4万字,189页)其实在读这本书之前,有一点叙事学的功底,在阅读小说时经常会注意到叙述视角的切换,以及叙述者身份的不确定性。伍德在“自由间接体”的概念下,择取经典作品的段落进行文本细读,把叙事者的视角功能剖析得更为详尽。有限的篇幅选取了这么多案例并谈及数位经典作家,让人倍感亲切,对读者的阅读量也要求较高。对于语言、人物、风格的阐述,不算耳目一新却提纲挈领,对现实主义的争论进行了一定的梳拢。让人感到不足的是,关于小说美学层面的分析不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