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烈,理学博士,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近现代技术史、传统工艺和科技战略的研究。出版《制造一台大机器——20世纪50~60年代中国万吨水压机的创新之路》等专著,发表论文20余篇。
发表于2024-11-13
德国克虏伯与晚清火炮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本书其实是一部火炮社会史的著作,并不是单纯的火炮技术史。书中关于火炮技术性能和加工工艺的描述确实有一些,但是并不多,不是本书的重点。本书的写法和同系列的《16~17世纪西方火器技术的转移》正好相反,虽然同样都是火器技术转移,作者却把精力放在了转移本身的过程上,从...
评分本书其实是一部火炮社会史的著作,并不是单纯的火炮技术史。书中关于火炮技术性能和加工工艺的描述确实有一些,但是并不多,不是本书的重点。本书的写法和同系列的《16~17世纪西方火器技术的转移》正好相反,虽然同样都是火器技术转移,作者却把精力放在了转移本身的过程上,从...
评分本书其实是一部火炮社会史的著作,并不是单纯的火炮技术史。书中关于火炮技术性能和加工工艺的描述确实有一些,但是并不多,不是本书的重点。本书的写法和同系列的《16~17世纪西方火器技术的转移》正好相反,虽然同样都是火器技术转移,作者却把精力放在了转移本身的过程上,从...
评分本书其实是一部火炮社会史的著作,并不是单纯的火炮技术史。书中关于火炮技术性能和加工工艺的描述确实有一些,但是并不多,不是本书的重点。本书的写法和同系列的《16~17世纪西方火器技术的转移》正好相反,虽然同样都是火器技术转移,作者却把精力放在了转移本身的过程上,从...
评分本书其实是一部火炮社会史的著作,并不是单纯的火炮技术史。书中关于火炮技术性能和加工工艺的描述确实有一些,但是并不多,不是本书的重点。本书的写法和同系列的《16~17世纪西方火器技术的转移》正好相反,虽然同样都是火器技术转移,作者却把精力放在了转移本身的过程上,从...
图书标签: 技术史 军事史 克虏伯 近代史 科技史 历史 军事 明清史
《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历史丛书:德国克虏伯与晚清火炮 贸易与仿制模式下的技术转移》系一部研究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德国克虏伯技术向中国转移的学术专著。在考察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自强运动、军事变革等宏观问题的同时,重点分析了李鸿章等人主导的晚清军火贸易以及建立在仿制基础上的兵器工业发展的得失成败,以及贸易、仿制与技术转移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全书从历史背景、军火贸易、书本知识的输入、技术的引进与消化吸收、装备与运用等方丽,综合论述了德国克虏伯与晚清技术转移的过程、路径及影响因素。《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历史丛书:德国克虏伯与晚清火炮 贸易与仿制模式下的技术转移》适合科学技术史、军事技术史、中西交流史、科技政策等领域的研究者参考。
所谓克虏伯向晚清技术转移的双方并不是对等的主体,一头是现代化的企业,另一头是传统社会模式的国家。双方之间不仅仅是技术的差距,更彰显了两种文明的差异,这之间巨大的鸿沟,晚清根本无力跨越,所以这样背景下的技术转型,无法使晚清实现自己的企望...
评分所谓克虏伯向晚清技术转移的双方并不是对等的主体,一头是现代化的企业,另一头是传统社会模式的国家。双方之间不仅仅是技术的差距,更彰显了两种文明的差异,这之间巨大的鸿沟,晚清根本无力跨越,所以这样背景下的技术转型,无法使晚清实现自己的企望...
评分准确的说是3.5星之作(可能我的标准有点严苛),缺点在于:本书是博论,不可避免的带有较多天朝博论惯有的略带粗放的结论式语句,特别是第六章结论部分,过于理论化,与结论的大段理论化陈述相比,前面的技术分析就显得零散、单薄和不够深入,特别是没有我最感兴趣的技术背后的科学理论基础的阐述。本书优点,开篇历史进程回顾颇有新意,克虏伯工厂的成长历程以及与清朝官员之间的互动过程介绍的很详细,用了心;已经有了初步和一些较为深入的技术分析与对比,虽然分布零散、还欠继续的深入,但总比没有的好,同时也看得到作者具备相关知识背景;对翻译书籍的考证分析、评价是本书的第一亮点。驳斥了传统结论;对黑火药、栗色火药、无烟火药技术的引进、消化与仿制的研究很有趣,颇有启发意义;在书中最后结论部分作者也点出了问题关键,可谓大胆
评分所谓克虏伯向晚清技术转移的双方并不是对等的主体,一头是现代化的企业,另一头是传统社会模式的国家。双方之间不仅仅是技术的差距,更彰显了两种文明的差异,这之间巨大的鸿沟,晚清根本无力跨越,所以这样背景下的技术转型,无法使晚清实现自己的企望...
评分火炮社会史的著作。
德国克虏伯与晚清火炮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