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5月起,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任教
2006年起,兼任城市建筑工作室设计主持和合伙人。
发表于2025-04-11
功能探绎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20世纪初,对实用目的的强调开始动摇建筑中美学的核心地位,“当建筑物的各部分根据它们的使用意识来排布,当美学空间变成了生活空间,建筑获得了新起点。”这主要受两方面的影响:1.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进展的影响;2.社会价值体系的变化。与此同时,德语地区国家开始讨论另一...
评分功能话题进入建筑学领域的起因便是对形式来源的理性思考,功能话题是对形式原则的讨论。更广泛的形式,其实也包括着空间这一概念。所以私以为,建筑是物化的行为;而人的活动到建筑物的映射,被称作功能。正如索特萨斯所说,“功能不是内容的比量和规限,而是建筑与生活之间一...
评分20世纪初,对实用目的的强调开始动摇建筑中美学的核心地位,“当建筑物的各部分根据它们的使用意识来排布,当美学空间变成了生活空间,建筑获得了新起点。”这主要受两方面的影响:1.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进展的影响;2.社会价值体系的变化。与此同时,德语地区国家开始讨论另一...
评分功能话题进入建筑学领域的起因便是对形式来源的理性思考,功能话题是对形式原则的讨论。更广泛的形式,其实也包括着空间这一概念。所以私以为,建筑是物化的行为;而人的活动到建筑物的映射,被称作功能。正如索特萨斯所说,“功能不是内容的比量和规限,而是建筑与生活之间一...
评分功能话题进入建筑学领域的起因便是对形式来源的理性思考,功能话题是对形式原则的讨论。更广泛的形式,其实也包括着空间这一概念。所以私以为,建筑是物化的行为;而人的活动到建筑物的映射,被称作功能。正如索特萨斯所说,“功能不是内容的比量和规限,而是建筑与生活之间一...
图书标签: 建筑理论 建筑 建筑学 建筑设计 东南大学 功能 建构 王正
本书前两章是对现代建筑运动之前的“功能—形式”范式的梳理。接下来,作者对德语地区现代主义时期所探讨的“使用目的”与“功能”、“实用性”、“客观性”与“功能主义”等进行了比较研究;解读了狭隘“功能主义”的虚构和泛滥以及“功能”概念的任意诠释和延伸。最后,基于“内容计划”,从“功能—空间”角度,作者对建筑中的设定内容及具体活动与空间组织、实用目的与空间美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写的非常清晰流畅,算是一本解毒的书吧,我也不知道为啥上个学为啥搞的自己有那么多毒要解。文章不光不糊弄地厘清一个基本的概念,而且我觉得更重要的一点是也探讨了这一个“节点”和其他节点的联系, 甚至最后又通过空间这一个概念可以让读者自己平滑地过渡到到现象学,和近些年来兴起的对氛围这一概念的研究。既有聚焦也可以发散。
评分非常扎实细致的行文 甚至到达了考究的程度。越是信手拈来的话语 越是熟视无睹 以为戒。
评分从“功能”一词的产生到现状的阐述,很详尽,对理解建筑的意义很有帮助。
评分大三下。本系列读过的第二本,和《空间操作》一样清清楚楚。做作业时常常误入所谓功能就是写名字的误区,说到底,是没有把人的行为带进空间中,对于行为的忽略使得空间变成排房子,体量变成贴表皮的机械化形式操作。联想到某些做过的作业,引以为戒,下不再犯。
评分半本书都在咬文嚼字,就是一部被大量看似有序实则无序的干货填充起来,又始终摸不着核心的论述。乍一看把知识梳理的清晰,其实只是很套路的按照建筑史的流程,或是对于各个派系的顺序罗列事实,而真正的整体性理论架构逻辑几乎为零。如果把它当作一个有力而明确的论述,会发现如果把书中大量内容删减掉其实对于研究结果毫无影响。相反如果把它当作一个字字珠玑的严谨论述,会发现作者折腾了半天其实还是什么都没研究出来。当然这不是这一本书的问题,这也是国内作者著书的通病。还是给三星,满篇无序的干货,总比大多数书那样,满篇无序的废话强。
功能探绎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