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巴拉•W•塔奇曼(Barbara W. Tuchman),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作家,1963和1972年凭《八月炮火》与《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两度获得普利策奖。她偏爱以文学的方式书写历史,她的文字充满戏剧性和画面感,在充分发掘史料的前提下伴随着 意味深长的议论和反思。其作品深受大众读者和费正清等历史学家的推崇。
奥利弗·B·波拉克曾这样写道:“作为历史学家,塔奇曼不是在为其他历史学家们而写作;在她的著作里,字里行间,千百万大众读者通过她的文字感受到了历史的精彩之处。”
发表于2024-12-22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一个叫巴巴拉.塔奇曼的美国女人,在空气中充满着“勇敢精神”、“乐观主义”和“对商业的鄙视”(苏珊.桑塔格语)的1960年代初的某个夏日,开着租来的雷诺车游迹在法国和比利时的古战场上,近半个世纪前弥漫此地的硝烟即将在打字机的哒哒声里升起在历史著作《八月炮火》中。塔...
评分 评分一个叫巴巴拉.塔奇曼的美国女人,在空气中充满着“勇敢精神”、“乐观主义”和“对商业的鄙视”(苏珊.桑塔格语)的1960年代初的某个夏日,开着租来的雷诺车游迹在法国和比利时的古战场上,近半个世纪前弥漫此地的硝烟即将在打字机的哒哒声里升起在历史著作《八月炮火》中。塔...
评分好伐,挺奇怪的发现,似乎国人记录和反映那段时期社会情势的相关书籍很少见,大都把注意力直接放在了具体的战局战争上。这方面反倒是外国人写得比较多一些。不知是否是出于那段时期太过混乱,太过悲哀,太过痛苦,才会令得置身其中的人们,过去后便再不忍碰触,始终不愿提及的...
评分重庆《新华日报》的开天窗,最为人所熟知的一次便是周恩来手书:“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四周大片留白,捅出了皖南事变这惊世真相。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新华日报》于1938年创刊后就屡屡被新闻检查机构利用战时新闻检查制度对送审的稿件进行删改...
图书标签: 历史 二战 芭芭拉·塔奇曼 美国 巴巴拉·W·塔奇曼 政治哲学 世界史 中信出版社
【内容简介】
20世纪前叶,中国和美国正处于一个交叉点上,这是一个古老但衰弱的古国和另一个年轻但强大的新兴国家的一次相遇。在本书中,跟随史迪威——一个古怪但却真实的英雄、美国最伟大的战区指挥官之一,我们见证了那次历史性的相遇,它代表了美国试图使中国跟自己更相似的努力。在 这种堂吉诃德式屡败屡试的努力之外,现代中国露出了它的脊梁。
本书为1972年普利策新闻奖(非虚构类)获奖作品。
--------------------------------------------
【编辑推荐】
1、是什么决定了中国和美国“二战”胜利后的方向?了解中美关系史必读书目,详细剖析70年前中美关系转折点前因后果。
2、巴巴拉•W•塔奇曼,两度获得普利策奖(非虚构类)作家,其历史作品为万千大众读者喜爱至今。
3、文字充满戏剧性和画面感,在充分发掘史料的前提下伴随着意味深长的议论和反思,一部能让读者体会到历史精彩之处的作品。
--------------------------------------------
【名人&媒体推荐】
巴巴拉•W•塔奇曼的《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是一部杰作,这是出于许多很不相同的理由,每一条理由都足以让它流传下去。
——费正清
关于中美关系最具可读性且信息量极大的一本书……才华横溢、思路清晰、观点独到。
——《国家杂志》
塔奇曼最了不起的一本书……视角宽广,史料丰富,思路清晰,文风沉稳,必须承认这本书不仅仅提供了关于历史的知识,更让我们在知识以外受到了启迪。
——《纽约客》
娓娓道来一个精彩绝伦、跌宕起伏的故事。
——《纽约时报书评》
知史明鉴,尤其在这样一个敏感的时刻!
评分美国人看中国革命史的书,历史资料详实,作者用了四年时间才完成的传奇之作。
评分400页弃。巨细靡遗,没有重点。
评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作者看待同样一段历史,史观往往不同。这本书的特色在于,以国美人的视角看待哪一时期的中美关系,史迪威是之纽带也是本书的主角。
评分作者曾经是一名记者,所以她偏爱以文学的方式书写历史,她的文字充满戏剧性和画面感,在充分发掘史料的前提下,有着吸引人读下去的“快感”而没有任何的枯燥,因此其作品深受大众读者的喜欢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