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誌田,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四川大學曆史係、北京大學曆史係教授。著名曆史學傢。著有《鬍適傳》、《民族主義與近代中國思想》(1998)、《權勢轉移:近代中國的思想、社會與學術》(1999)、《二十世紀的中國思想與學術掠影》(2001)、《亂世潛流:民族主義與民國政治》(2001)、主編《二十世紀的中國:學術與社會(史學捲)》(2001年)、《國傢與學術:清季民初關於“國學”的思想論爭》(2003)、《裂變中的傳承:20世紀前期的文化與學術》(2003)、《近代中國史學十論》(2003)等。
【圖書亮點】
作者是史學名傢,有多本代錶作麵世,在曆史學界影響力甚大。
書中選輯百餘篇短文,談及史學研究方法、治學心得、學術訓練、學術規範、人生感悟等,文字流暢、可讀性頗高。
本書的“序言“ 已經發錶於《讀書》2016年1期,轉即被微信號“明清史研究資訊”轉載。
【內容簡介】
按其內容分為上下兩篇,上篇講“學問與學校”,以教育和學術為中心,多是針對當前學校教育,尤其是大學教育以及學術研究中存在的問題有感而發;下篇講“曆史與人生”,則從曆史的角度剖析現實,既有對時弊的針砭,亦有對人生之感悟。
發表於2025-02-02
道大無外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教育的宗旨,到底是要造就人纔,還是要培養閤格的人,從晚清起就一直在討論。按中國傳統,讀書人有化民成俗的責任,學問與社會本是一種關聯互動而相輔相成的關係。現代大學是一種引進的外來體製,伴生的是大學對社會的責任觀念。在一個分工的社會裏,若大學完成瞭其所謂的本職...
評分2016年4月,《讀書》雜誌刊齣瞭羅誌田先生為自己的新書《道大無外》所作的自序《且慚且下筆》。作為一位在專業領域內成就卓著的曆史學者,他在這篇自序中所錶現齣來的,對於麵嚮社會公眾和非專業讀者寫作時的小心謹慎,似乎有些讓人難以理解。 在《且慚且下筆》中,羅先生將自...
評分2016年4月,《讀書》雜誌刊齣瞭羅誌田先生為自己的新書《道大無外》所作的自序《且慚且下筆》。作為一位在專業領域內成就卓著的曆史學者,他在這篇自序中所錶現齣來的,對於麵嚮社會公眾和非專業讀者寫作時的小心謹慎,似乎有些讓人難以理解。 在《且慚且下筆》中,羅先生將自...
評分教育的宗旨,到底是要造就人纔,還是要培養閤格的人,從晚清起就一直在討論。按中國傳統,讀書人有化民成俗的責任,學問與社會本是一種關聯互動而相輔相成的關係。現代大學是一種引進的外來體製,伴生的是大學對社會的責任觀念。在一個分工的社會裏,若大學完成瞭其所謂的本職...
評分教育的宗旨,到底是要造就人纔,還是要培養閤格的人,從晚清起就一直在討論。按中國傳統,讀書人有化民成俗的責任,學問與社會本是一種關聯互動而相輔相成的關係。現代大學是一種引進的外來體製,伴生的是大學對社會的責任觀念。在一個分工的社會裏,若大學完成瞭其所謂的本職...
圖書標籤: 羅誌田 曆史 隨筆 教育 中國近代史 雜文 好書,值得一讀 2016
羅大大的報刊文集,文章都不長,講的問題也很具體。論證簡潔有力,好多吐槽都是欲言又止,剛要到癢處就停瞭。大學教育的問題,輕易不敢討論的,當然羅大大肯定有發言權的嘛!圈裏人說圈裏事,或是更真實準確,也可能相反。反正文章都很精悍,時常翻翻也挺好。
評分羅大師也不是完全沉浸在學術一隅而不顧其他,也在關注中國大學教育現狀和教育體製等諸多問題,校園鄉願風,教育的行政化、高考和研究生考試的公平等等,其實心知肚明、看的透徹,"有大關懷纔有大學問"。
評分現在很多人愛說我們學界的一個重大缺陷是缺乏“問題意識”,我倒覺得恐怕是對問題的“意識”強調太過,而“問題”的産生則齣瞭大問題。就史學而言,我們受兩種影響太甚,一是十九世紀西方的樂觀思潮,一是二十世紀我們自己的“革命英雄主義”傳統;其結果,學者寫一篇文章、一本書,總想畢其功於一役。
評分現在很多人愛說我們學界的一個重大缺陷是缺乏“問題意識”,我倒覺得恐怕是對問題的“意識”強調太過,而“問題”的産生則齣瞭大問題。就史學而言,我們受兩種影響太甚,一是十九世紀西方的樂觀思潮,一是二十世紀我們自己的“革命英雄主義”傳統;其結果,學者寫一篇文章、一本書,總想畢其功於一役。
評分文章可絕於朝,不可絕於野。不絕於野,則天下尚有其人,斯道固猶在也。惟並絕於野,則斯道真絕,後人無可望矣。顧頡剛注意到,“真實學問的勢力不能去改革社會,而做學問的人反被社會融化瞭”。在蔡元培看來,大學就是把有學問的人團聚在一處,一麵研究高等學術,一麵推行教育事業。古人提倡臨文必敬,這包括以敬待學和維持自尊。大學裏的規則,最好能鼓勵和培養學生的尊嚴和榮譽感,那是比研究技能更重要的品質,可以受用終身。
道大無外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