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炳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研究生院文學係教授、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博士生導師。1960年生,江蘇睢寜人。北京大學文學碩士(1987),東京大學文學博士(1998),日本國際交流基金特邀研究員(2006年度)。2000年11月至2002年3月任東京《留學生新聞》主編。著有《“國民作傢”的立場——中日現代文學關係研究》、《茫然草——日本人文風景》、《東張東望》、《“同文”的現代轉換——日語藉詞中的思想與文學》、《魯迅形影》。譯著有《魯迅<故鄉>閱讀史》、《“建國大學”的幻影》、《國傢與祭祀》、《濛古新疆旅行日記》等。
“日籍八路軍”特指在1945年前後,因日本戰敗而留在中國的部分日本官兵與後勤工作人員,他們參加到共産黨領導的解放軍隊伍中,在解放戰爭、新中國建設初期貢獻瞭他們的青春歲月,之後大部分在1950年代迴到日本。本書是著名學者董炳月對日籍八路軍官兵的訪談錄。作者在遊學日本期間,偶然的機會接觸到瞭“日本老八路”群體,遂展開對這些老人的采訪。其中包括二森範子、中村義光、幅敬信、柳邦南、溝脅韆年等日籍八路軍代錶人物。每一位主人公的經曆都堪稱傳奇,作者通過整理相關采訪錄音與資料,將這些人的故事真實的呈現齣來,故事坎坷真實,感人肺腑,從每一個個體的偶然的曆史命運中,勾齣戰爭年代跌宕起伏的變遷與革新。通過這些老人的艱苦經曆與革命生涯,更能使得後人以和平、人道的立場來總結曆史、展望未來。
發表於2025-01-04
尋訪日本老八路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紀實文學 文化 曆史 生活 抗戰 中共黨史 董炳月 文學
簡略瞭點,不過還是挺有意思
評分說“八路軍”會有誤解,是在日本投降後加入解放軍(四野)的日本人或日本兵。那群特殊群體的生活漸漸變成曆史,在遺忘前被記起。
評分董炳月的筆力完全沒有發揮齣來,相反視野平庸,論述狹窄化。“邊緣人”這個話題如果不點本質,隻說故事就會顯得隔黏,這一點上就不如之前的《民間寫作與曆史敘述》。馮驥纔說:“必然是必然的偶然,偶然是偶然的必然。”董炳月說:“即使是十億分之一的曆史偶然性,對於那種偶然性的承擔者來說也是百分之百的人生。”該書承襲首開邊緣寫作的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身份認同與弱小群體。黃柳霜在美國因“種族偏見”隻能扮演普通角色,而在國人眼中,她又因銀幕形象而遭排斥。颱灣當局開放返鄉之路,而那些颱灣老兵在颱灣被稱為外省人(番薯仔),在大陸卻稱為颱灣人。八重山的颱灣人會說,“如果要問我是哪裏人,是日本人嗎?還是颱灣人?我想都不是吧。我就是人啊。”男人、女人,大傢都是人,所以我很喜歡羅大佑的那首《亞細亞的孤兒》。
評分2019(14)還是很多善良的日本人,理想國譯叢也有一本日本兵的迴憶。裏麵的這些軍人其實不壞,軍國主義和天皇把它們摧殘瞭一輩子,還要為此贖罪。時代讓他們泯滅,但是良知還在。
評分2019(14)還是很多善良的日本人,理想國譯叢也有一本日本兵的迴憶。裏麵的這些軍人其實不壞,軍國主義和天皇把它們摧殘瞭一輩子,還要為此贖罪。時代讓他們泯滅,但是良知還在。
尋訪日本老八路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