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本质——基督新教支配的国家和外交

美国的本质——基督新教支配的国家和外交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于歌,原名于彦智,曾以陕西省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在北大期间,被公派到日本学习社会学,在日本读完社会学博士课程。现在主要从事国际商业咨询及国际贸易,在北京任某企业董事长。作者长期关注转型期中国的发展,研究宗教与社会的关联作用,著有《民族个性和民族兴衰——宗教改变的国家走向》,以其观点的尖锐大胆引发网络上众多读者的热议。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作者:于歌
出品人:
页数:216
译者:
出版时间:2015-11
价格:38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540641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美国 
  • 宗教 
  • 基督新教政治 
  • 政治 
  • 社会学 
  • 思想史 
  • 外交 
  • 资源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美国的本质——基督新教支配的国家和外交》是作者于歌的处女作,从初版到现在,已届十年。有网友大呼:这是十年来难得一见的好书!读完它,自己的美国观被颠覆了!

作者从基督教对美国的国家政治、外交的影响角度,考察了基督教精神对美国国家政治的影响,分析和揭示了美国国家的创立、美国的发展与基督教的深刻关系,美国现实的社会、经济、政治、外交与基督教的深刻关系,并介绍了国外一些学者从基督教与现实政治角度对中美关系的预测。

书中观察美国的角度以及所介绍的一些看法,在许多国家都是惯常的视角或者常识,但对于我们中国读者来说,确实是新鲜的。书中提出的一些观点也颇有震撼力,足以引起人们的怀疑或反对,甚至叫骂。但十年前它所描述的情景,正在逐渐变成现实。它曾预言,中美关系的另一个演变,是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成功,中国对新旧传统越来越自信,中美价值观的对立越来越尖锐,现实冲突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现实的演变确实如此,中国更加强调“三个自信”,美国理念的价值观越来越遭受贬斥,中美价值观的对立和现实的对立也越来越深刻。

该书的姐妹篇《民族个性和民族兴衰——宗教改变的国家走向》2015年出版面市,是对《美国的本质》相关内容的拓展。两本书同读,相信会加深读者在这方面的认识。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看这本书的感觉,与看《货币战争》有些相似,作者都是在努力揭示一些不被人重视的现象、概念或者一些关联。 老实说,能够潜下心花上几年的功夫或用业余时间来做些研究,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已不多见。对于作者的观点,信也罢,不信也罢,首先要对其肯钻研的态度予以肯...  

评分

听一位去美帝作访问学者的教授说,他也很惊诧美帝信基督教的普及程度,以及那些人每年不是从工资里扣而是自觉自愿的给教会捐献自己收入20%的情形。作为一位高级知识分子,他也颇奇怪,在一个物质水平和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国家,还有这么多受过教育的人搞类似于封建迷信的玩意。...  

评分

看了此书,对新教感兴趣了。盲目的宗教信仰也是一头野兽,也许美国开国者意识到这一点,把国家的统治者和宗教都关在了笼子里吧!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观点有一点意思~但说理极端化,逻辑漏洞不少,尤其是文章中充斥着“据说”、“一篇论文说”、“如果翻阅某史可知”…………这样子得出的绝对结论很难让人相信是北大哲学系、日本博士写出来的……

评分

美国离不开上帝,离开上帝的美国不是世界自由灯塔。威廉·佩恩的这句话代表美国开国元勋的共识,“如果我们不被上帝统治,我们必被暴君管辖。”最敏锐的观察者非托克维尔莫属,他在探寻美国的伟大和本质的奥秘之后,雄辩地指出,“直到我走进美国的教堂,听到布道坛上充满正义,我才意识到美国的伟大之处、本质所在。美国是虔诚的。而且如果美国不再虔诚,美国将不再伟大。”最震耳欲聋的是里根说的:“没有上帝,就没有美德,因为没了良心的驱使。没有上帝,我们就会陷入物质而无法自拔,这个扁平的世界只会告诉我们感官体验。没有上帝,社会就会粗鄙化。而且没有上帝,民主政治不会也无法长存。如果有朝一日我们忘了美国是一个上帝庇佑下的国家,我们终将成为一个没落国家。”

评分

大多数来自文明边缘的人无法理解美国。

评分

论断太多 论述太少

评分

总觉得作者是把自己写的博士论文出版成书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