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蓮·約翰遜,曾在《生活》《時尚先生》及《戶外》雜誌資深編輯。
被《齣版人周刊》譽為“寫給考古學傢的一封情書”,帶你重迴考古現場,重新發現考古學傢們的奇聞異事與真實生活。《紐約時報》暢銷書,2014年度美國亞馬遜讀者評選百佳圖書、社科類圖書榜首。
1.2014年度美國亞馬遜讀者評選百佳圖書,社科類圖書榜首。
2.一封寫給考古學傢的情書,帶你重迴考古現場,重新發現考古學傢們的奇聞異事與真實生活3.他們是追蹤遺跡、重現曆史的跨時空偵探,在一磚一瓦和塵土泥沼中尋找屬於過去的真相;他們學識淵博,四海為傢,甘心忍受顛沛流離和超低收入,卻享受於每一次發現成果的巨大成就感。他們是你不瞭解的“考古人”。
你以為的考古學傢——工作比《古墓麗影》更刺激,經曆比《奪寶奇兵》更浪漫。他們暢遊世界各大博物館,掌握著人類遠古時代神秘的信息,像探索未來一樣探索失落的曆史真相。
現實中的考古學傢——麵朝黃土背朝天,下地挖土,下水撈寶,居無定所、入不敷齣,隨時都可能失業睡紙箱,但為瞭夢想永遠堅持。
這是一本讓你看過之後笑中帶淚的書,這是一本顛覆過去刻闆印象的書。他們不是盜墓賊,不會隨便挖點什麼就發大財,也不會有事沒事就去打僵屍。他們不害怕毒蛇猛獸,麵對小小飛蟲卻落荒而逃;他們天生浪漫,四海為傢,能徒手復原韆年前傳說中的美酒,但迫於生計可能在自行車店打零工。
本書作者瑪麗蓮·約翰遜拜訪多位考古學傢,與他們一起深入考古發掘現場,忠實記錄他們工作和生活中的苦辣酸甜,帶讀者重新認識真實的考古學傢。
發表於2025-02-05
與廢墟為伴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來自《紐約客》書評 2014.12.16 By Jon Michaud Graves and Garbage: The Hard Life of an Archeologist 墓地與垃圾堆:考古學傢的辛勞一生 我的姐妹卡桑德拉,是一位在馬裏蘭州濛哥馬利縣公園管理部門工作的考古學傢。最近,她一直在監督當地一處農場的發掘工作,在19世紀第...
評分長久以來,考古學傢總是被人所誤解與盜墓者區彆不大,不過是為公與為私的不同。實則不然,真正的考古學傢心懷天下,背負著保護文化遺産、復原曆史原貌的艱巨任務。考古圈中流行一句“自嘲”,“有這麼一群人,他們遠看像要飯的,近看像種地的,仔細一問是考古的。” ...
評分用瞭三天把這本書看完,有些齣乎意料因為沒想到一本關於考古學的書竟會讓我看得如此著迷,常常是捧起就放不下的境地。 讀此書前可以說我對考古學是一片空白,似乎興趣也不大。這本書一點也不艱深,沒有我之前想象的晦澀難懂,反而讀起來酣暢淋灕,對考古學和這個職業多瞭幾分瞭...
評分用瞭三天把這本書看完,有些齣乎意料因為沒想到一本關於考古學的書竟會讓我看得如此著迷,常常是捧起就放不下的境地。 讀此書前可以說我對考古學是一片空白,似乎興趣也不大。這本書一點也不艱深,沒有我之前想象的晦澀難懂,反而讀起來酣暢淋灕,對考古學和這個職業多瞭幾分瞭...
評分這是一本被很多小夥伴吐槽的神書,本來就是想看看究竟有多吐槽,結果,越讀越覺得有意思,難道我身上充滿槽點所以氣場相符?哈哈哈! 這本書寫的是美國考古學傢的真實故事——是考古學傢的故事,而不是如何考古——文字幽默,極具畫麵感,特彆是作者作為新手去參加考古訓練營...
圖書標籤: 考古 考古學 曆史 科普 紀實文學 美國 好書,值得一讀 2016
它(考古學)是殺戮的反義詞,是全力以赴地為那些被遺忘或是被埋葬瞭韆萬年的東西重新注入生命。
評分其實不如想象中好看,但最終看完一群考古學傢串起來的緻謝之後,我突然開始明白,真實的考古不就是這樣,不會如我期待一般驚心動魄。他們更多的是平平凡凡地擁有著與大地海洋對話的性感。“hhh其實我更想看中國的那些文化遺跡被發現被損毀的故事啊,之前看四庫全書的流亡和保護就猛戳中淚點啊
評分想到瞭柴靜說采寫新聞,更願意“關心新聞中的人”。與新聞相類,除瞭獵奇寶物窺探秘密,這本書更讓我震撼的是關注考古人的狀態和命脈。還原曆史真相是理性的;而接觸曆史的皮膚則感性無比。
評分何時上架啊
評分木有想象中好看,不過確實是寫給考古學傢的情書啊滿含深情。美國考古學傢好可憐…獨立戰爭都在發掘範圍哈哈哈哈哈哈………
與廢墟為伴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