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者简介
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历史学家。
1912年始为乡村小学教师,后历中学而大学,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1949年迁居香港,创办新亚书院,任院长,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至1964年退休为止,期间曾获得香港大学、美国耶鲁大学名誉博士称号。1966年移居台北市,在“中国文化书院(今中国文化大学)”任职,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台北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1990年8月在台北逝世。钱穆著述颇丰,专著多达80种以上,代表作有《先秦诸子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中国文化史导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思想史》《中国经济史》等。
整理者简介
叶龙,香港能仁书院前院长、能仁哲学研究所及中国文史研究所前教授及前所长。
新亚书院哲学教育系及新亚研究所毕业,曾师从钱穆多年。后获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学系荣誉文学士、教育文凭、香港大学哲学硕士及哲学博士。著有《桐城派文学史》《桐城派文学艺术欣赏》《中国古典诗文论集》《王安石诗研究》《孟子思想及其文学研究》及《中国、日本近代史要略》等。
发表于2024-12-27
中国社会经济史讲稿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年少时兴致冲冲地构思了一部历史小说,为了避免闹笑话去图书馆查历史资料,看到钱穆先生撰写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如获至宝,此书简练但不肤浅、干货满满但不艰涩难懂,钱穆先生把每个朝代的政府组织与政治制度以最直白简洁的语言呈现给读者,字里行间充满着沉静的力量,他像...
评分经济出了问题,不一定是经济本身的问题 叶龙,师从钱穆多年。“此一讲演集,先由我一学生叶龙君记录讲辞,再由我整理润饰。”一如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三联书店出版2001年版)的序言中所言,钱穆的《中国社会经济史讲稿》也是由叶龙根据当年的课堂笔录整理出版。对钱穆的...
评分读书与识人颇多相似,这也正是全部的乐趣所在。如除过有预谋的读书计划外,我们明天将读什么书同明天将遇识什么人,都是未知的;我们会记住或忘记一些书,同于我们将会记住或遗忘一些人;某些书容易使我们想到另一些书,而有些书则是各自抱拳独立的,这又同于我们与他人相交的...
评分从国学中品读社会经济史 评《中国社会经济史讲稿》 因仰慕钱穆先生在国学上的造诣,便喜欢他写的书,这本《中国社会经济史讲稿》是他在新亚书院讲授的一门课程,经他的学生整理后出版,想是对大师的一个回忆,也是让读者对大师的再次瞻仰。通篇读下来,可以想象当年大师在讲堂...
评分读过了此书,愈加深刻的感受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是农业时代的不公。就像在没有化学染料的时代,所有的棉麻丝织全是植物染的。别看时下的小清新们成天鼓噪着纯天然最好,全都是没见过世面的鬼扯。纯粹使用植物燃料着色的织物洗几次就掉个七七八八,只能多裁浅色料子,...
图书标签: 钱穆 经济史 历史 社会学 中国历史 社会史 经济学 社会经济史
史学大师钱穆先生讲授
纵论五千年经济发展大势
...................
※编辑推荐※
★ 史学大师钱穆先生讲授,一部深入浅出、亲切易读的历史读物
★ 经过精心整理与详尽补充,填补了钱穆先生较少涉及的经济史领域的空白
★ 语言生动可读,讲解深入浅出,领略钱穆先生对于中国历史的独特理解与深入分析
...................
※内容简介※
1956年,钱穆先生曾于香港新亚书院开设“中国社会经济史”课程,扼要地讲述了自上古至明清时代的经济情况与财政政策,并涉及农业生产状况、土地赋税制度、工商业与城市发展、货币制度及社会阶级等多个方面。同时也分析论证了历代财政经济状况与政治、制度、社会、军事、文化乃至法律、宗教等方面因素的联系与互动,在长时段的视野下描绘出历史演进的宏观趋势。
钱穆先生是一代史学大家,造诣精深,涉猎广博,其中经济史是钱穆先生相对涉及较少的领域,本书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一遗憾。叶龙先生毕业于新亚书院,曾师从钱穆先生多年,对课程内容进行了详尽的笔录,并加以整理与补释,形成流畅易读的讲稿。全书语言生动可读,讲解深入浅出,使读者得以更加切近地领会钱穆先生对于中国历史的深刻理解。
非有非无说,“钱穆虽已去世多年,但仍有新作不断问世,真是我们应当学习的榜样”,说的好,这本书是钱穆上课学生记得笔记,纲举目张,但极为简略,多数是一条一条的观点,较少佐证和来龙去脉,所以很难细谈。总的来说有两点印象深刻,一是钱穆虽有强烈的传统本位意识,但总是将历朝经济政策与当时国际上正流行的如马列政治经济学等靠拢,他的一些其他著作也是如此。二是以“平均”把握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眼光准确,“平均”意识不仅决定了各类经济制度的变革,而且推动了中国的社会组织形态从封建、贵族、门第、世家,直至今日,每况愈下,基层组织越来越散,顶层权力越来越集中,基层出让个体权力,由最高级的权力平均分配,私有财产始终不被尊重。
评分https://athenacool.wordpress.com/2016/03/25/%e4%b8%ad%e5%9b%bd%e7%a4%be%e4%bc%9a%e7%bb%8f%e6%b5%8e%e5%8f%b2%e8%ae%b2%e7%a8%bf%ef%bc%9a%e4%b8%80%e5%8f%a5%e8%af%9d%e4%b9%a6%e8%af%84/
评分真的不是很好看
评分很薄很薄的讲稿。和中国经济史还是有些差别的。配套用吧。
评分中国古代北方的农作物并非稻、麦,向来有所谓“五谷”,即黍、稷、稻、粱、麦,再加上豆,则称“六谷”,再加上别的,则称“九谷”。农作物的品种,照理是由一处散布至各地,各种生物均然。所谓“生物一源”,这是个有趣的问题。中国最早的农作物,应是黍与稷。最早产于北方的便是黍与稷,我国的《诗经》便已提到“黍”“稷”,又如甲骨文中提到最多的是“黍”字,讲到占卜年成好坏,就有“求黍”和“求黍年”等记录,但未见有“求麦”。因为黍贱易种,麦为贵品种而难生长,故商代人求丰年只求黍。我国古代农业发明者有后稷,有神农。“后”者,上帝也。“后”与“神”都是形容词,神农姓姜,后稷姓姬,此两人均在中国西部,何以不称“后稻”或“后麦”而称“后稷”呢?这是一个问题,因为中国最古的农作物是稷。黍、稷有共同之性格,都是高地农作物。
中国社会经济史讲稿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