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问他乡与故乡

莫问他乡与故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季羡林(1911.8.6~2009.7.11),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出版者:鹭江出版社
作者:季羡林
出品人:
页数:264
译者:
出版时间:2016-1
价格:3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5910308
丛书系列:季羡林的诗意人生
图书标签:
  • 季羡林 
  • 随笔 
  • 散文 
  • 回忆录 
  • 德国 
  • 民国 
  • 2016 
  • 北京大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主要讲述了季羡林在北京和德国生活的经历,以及对师友的追忆。季羡林在高中结束以后便离开了山东,后来在德国待了十年,在北京更是生活了大半辈子,这两个地方对他而言,故乡与他乡的概念已然融合在一起,既是他乡,也是故乡,所以还是莫要“问”了吧。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第一部分回忆在德国的求学岁月,长达十余年,每每说到这一别既是永远,让人唏嘘!人生就如此,有时候的道别就是再也不见!第二段追忆自己的母校和第二故乡,有些词语似乎略显过分雕琢,但是再想想自己对于母校的感触,也如此!第三部分则是对一些的追忆怀念!很喜欢季羡林先生...

评分

1、 最近把高晓松的《晓说》又重新翻出来听,他讲到一段二战时期外公张维、外婆陆士嘉与季羡林先生在德国时颠沛流离的生活。 战乱年代,那些日后的中国科学先驱们,在十八九岁的年纪跨越千山万水,远赴欧美留学,经历了无穷磨难,家人音讯全无,但依然信念笃定,在学成之后报效...  

评分

第一部分回忆在德国的求学岁月,长达十余年,每每说到这一别既是永远,让人唏嘘!人生就如此,有时候的道别就是再也不见!第二段追忆自己的母校和第二故乡,有些词语似乎略显过分雕琢,但是再想想自己对于母校的感触,也如此!第三部分则是对一些的追忆怀念!很喜欢季羡林先生...

评分

1、 最近把高晓松的《晓说》又重新翻出来听,他讲到一段二战时期外公张维、外婆陆士嘉与季羡林先生在德国时颠沛流离的生活。 战乱年代,那些日后的中国科学先驱们,在十八九岁的年纪跨越千山万水,远赴欧美留学,经历了无穷磨难,家人音讯全无,但依然信念笃定,在学成之后报效...  

评分

算上这期季羡林先生的《莫问他乡与故乡》的读书活动,从5月底开始,我总共参加了5期飞芒翻书组织的漂流读书活动。说实话,这期终于让我读到了心目中的大家之作。说来惭愧,虽早闻先生大名,却未曾认真读过先生的哪怕一本著作。究其原因,一则觉得本人才疏学浅,很怕参透不了先...  

用户评价

评分

名气很大啊,还是导师送我的,我还是送同学了,觉得没意思,这本硬着头皮看完了。看到也有人不喜欢我就放心了

评分

季老的散文吧算是,回忆了前半生的颠沛流离,后半生的良师益友。有的人的人格就是值得学习。治学态度,对青年人的的态度都值得学习。

评分

就整体内容而言,只够三星。但致敬勤奋的季老,也算是一部变相的鸡汤起着激励的作用。我并非不喜文笔朴实,但这杂文一半都是在说口水话,这是因为官腔打多了的缘故吗?

评分

季老先生的文笔实在是很喜欢,有趣的很。

评分

追忆留德恩师友人时几次差点泪目,后回国追思良师益友部分有些勉强,不过可从文章长短得出友谊情重。另对gcd歌功颂德部分看得人如鲠在喉,不过也可窥探彼时gcd的惜才如贵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