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恩溥
阿瑟·亨德森·史密斯,中文名明恩溥,基督教公理会传教士,1872年来到中国,先后建立了教会、学校和医院等,也曾兼任上海一家报社的通讯员。正是在明恩溥等人的大力推动之下,美国退还了半数“庚子赔款”,用于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其著作《中国人的特性》、《中国的乡村生活》、《中国的崛起》等,至今仍是我们了解近代中国的社会及其民众的重要依据和参考。
发表于2025-02-24
中国的乡村生活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看本书的感觉是十分令人惊奇的,美国传教士明恩溥作为最早一代的中国通,用冷静的眼光剖析了晚清中国人的生存状态,于是写出了这本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的纪录片一般的书。书中我们看不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看不到“发达的文明”,更多的是破败不堪的中国平民的生活。 ...
评分看本书的感觉是十分令人惊奇的,美国传教士明恩溥作为最早一代的中国通,用冷静的眼光剖析了晚清中国人的生存状态,于是写出了这本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的纪录片一般的书。书中我们看不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看不到“发达的文明”,更多的是破败不堪的中国平民的生活。 ...
评分作者是一个传教士,带着用基督精神拯救中国人民的使命来的,因而,他的所见所闻,大概是带着这样一个潜台词:中国人受精神文化压迫太严重了,赶快信基督吧。 虽然他的事实一定程度上反映晚清中国的现状,直到今天,我们仍能在现实找到他书中描述的那些事件的各种线索。但是,可...
评分出版于1899年美国传教士明恩溥的作品《中国乡村生活》,虽然100多年过去了,但在书中叙述的中国人的方方面足以与著名思想库兰德公司的报告《2020年,中国将是一个非常穷的国家》所揭示的中国诸多劣根品行足以媲美,足见作者眼光之敏锐。 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特色早在费...
图书标签: 社会学 农村研究 社会生活 人类学 K2中国史 C91社会学 AAAAAAAAA @译本
提到中国,农村注定是无法逾越的话题,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长时间将农村置于中心地位,致使*能体现国人本性的视角也被农村“霸占”,即使城市奔驰在高速发展的轨道上,亦无所更改。本书继承和发展了这个题材,并呈现出在中国生活多年的外国人对农村的切身体会与观察眼光。作为一个生于“异社会”、长于“他文化”的局外人,作者对中国人国民性的剖析,常常令我们产生如芒刺在背的感觉,不得不叹服为洞见。他的观察和思考为我们回溯过往、规划未来提供了一面难得的镜子。
3.5 清末乡村素描 几乎没有究理的语言 但每一章都有架构清晰/可为独立成篇而继续深入的线索。行文肌理细腻不受终章左右,多数现象背后的逻辑至今适用
评分历史人类学。
评分3.5 清末乡村素描 几乎没有究理的语言 但每一章都有架构清晰/可为独立成篇而继续深入的线索。行文肌理细腻不受终章左右,多数现象背后的逻辑至今适用
评分有意思。作者提出基督教是解决中国很多问题的答案。
评分有意思。作者提出基督教是解决中国很多问题的答案。
中国的乡村生活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