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捨(1899-1966)
小說傢、劇作傢。
1899 年生於北京,原名舒慶春,滿族正紅旗人;
1918 年北京師範學校畢業,任小學校長;
1924 年赴英,任教於倫敦大學東方學院,正式開始文學創作;
1930 年歸國,先後任教於齊魯大學和山東大學;
1937 年奔赴國難,直至抗戰勝利;
1966 年8 月24 日午夜,自沉太平湖。
代錶作
《駱駝祥子》(1936)
《四世同堂》(1944-1948)
《茶館》(1957)
《正紅旗下》(1962)
《正紅旗下》是老捨未完自傳體長篇小說遺作,手稿共十一章,一百六十四頁。一九六六年八月二十四日,老捨自沉於北京太平湖,這部作品與他的人生,戛然而止。
老捨為旗人,隸屬“滿洲八旗”的“正紅旗”,這也是書名的由來。老捨從“我”齣生寫起,當時正是清朝末年,社會動蕩,民生凋敝。眼看著大 清王朝走嚮沒落,養尊處優的八旗子弟們也在末路掙紮……隨著義和團興起,洋人到來,北京老百姓平靜的生活被打破,一個個人物在老捨筆下栩栩如生:老實巴交的父親、善良正直的王掌櫃、尖酸刻薄的姑母、聰明能乾的福海二哥、妄自尊大的牛牧師……這些身處在動蕩曆史洪流中的大清子民,都走嚮瞭不同的命運……
發表於2024-12-22
正紅旗下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幾乎一口氣讀完這部小說,中間幾次忍不住發笑,雖不是正統北京人,但自小在北京長大,也見識過老北京人的言談氣派,和北方對各種繁瑣禮節的講究勁,書中情節自是多有觸動記憶的片段。但恰是這些記憶,使笑中多少摻雜瞭苦澀——即使老捨先生似乎努力使筆下的文字顯得輕鬆愉快,...
評分一本沒寫完的書,是老捨的不幸,也是老捨的幸。 老北京的風情、旗人的風俗、麵子文化的精髓被老捨的一支妙筆寫的如此自然、熨帖、俏皮,卻又是一首浸到骨子裏的挽歌。放眼現當代中國文學,再沒有誰能把熱鬧中的哀傷,嬉笑中的悲涼寫的如此毫不做作。錢鍾書在某些方麵可以與之...
評分 評分《正紅旗下》是未完的絕唱。大戲剛開個頭,看著看著忘瞭,忽得就嘎然沒瞭。隻能閤上書大嘆可惜,大罵可恨。 沒人比老捨寫北京寫地更好瞭,沒人寫起老百姓比他更活靈活現瞭。這種活靈活現,是一種天分,寫此書時更是已經熟透瞭,我們看著簡直好似玩兒似的。且不是《圍城》那種準...
評分大清朝一副大廈將傾的頹勢下,一群底群旗人的生活長捲。基色是灰暗的,氛圍是沉重的,裏裏外外都透著一股子衰亡的氣息,一句話:“大清國日薄西山瞭!” 唯一的亮色是剛剛齣生的我,但也沒有未來。當旗兵的父親麵對現實連夢都不敢做一個。大年三十兒,高齡媳婦生瞭兒子,奶水...
圖書標籤: 老捨 中國文學 小說 文學 傳記 當代文學 中國 我想讀這本書
可惜是殘本。老捨絕瞭,好比那些作天作地的作精啊,吹得五湖四海為之變色的馬屁精啊,個個兒在他筆下活靈活現。這熱鬧、嘰嘰喳喳的故事裏又有驚心的一麵:大姐在婆傢忍氣吞聲服侍人一傢老小,終生指望就是熬成姑母那樣的婆婆;除夕夜花炮齊放猶如萬馬奔騰,討債人一叩響門環,總有幾個苦命人悄悄來到城根兒自尋瞭斷。寫義和團那幾章有些地方稍怪,好像溜冰溜得好好的突然卡住冰槽瞭。對瞭,這書還有個很要命的地方!作為一個南方人,看他寫那什麼山豆子、乾炸小丸子、蘇式盒子、花糕、雜拌糖豆的……怎麼聽起來都這麼好吃?所以到底好吃不好吃?
評分定大爺這頓僧、道、喇嘛、翰林、牧師齊全的飯局注定沒有結果瞭。
評分身為旗人,對老捨筆下的旗人生活特彆感興趣。每讀到一處,還給我媽念上一段。老太太就給我解釋那個吃的是現在的什麼,這個用的是我傢以前用的什麼。時光走的還是慢呀,那些浸透在生活裏的吃穿用物,看似走瞭,其實都躲在暗處。幸虧有老捨這樣的時代記錄者。寫作也並非毫無用處。
評分魯郭茅巴老曹, 魯自不必說,茅沒讀過,巴看過《傢春鞦》但多半忘瞭,曹的《雷雨》太經典。 至於那個舊時代的渣男,新時代的孫子,劣跡太多,不想多說。 想來想去,那個年代的作傢能真正做到“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除瞭魯迅,就是老捨(特彆是看完《貓城記》)。 魯迅是火,老捨是水。 如果再去北京,多半會去尋路祭奠,但,太平湖到底該在不在?還是要去積水潭?
評分今天北京的晴天、西北風,跟書裏「全北京的人都預備過年,都在這晴光裏活動著」一模一樣,但是旗人、剃頭師傅的吆喝、破棉花的炕已經全不見瞭。老捨記錄瞭一個完整的世界,對每個角色都一視同仁地刻薄與同情,最後的儒釋道基督翰林大聚會讓人笑到拍腿,可就在最精彩的地方,故事和作者的命都戛然而止瞭。難過。
正紅旗下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