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愁予,学名文韬,1933济南出生,童少年在大江南北及祖藉河北宁河与北京度过。台湾及海外受高教:学士(台北大); 美艺创作硕士(M.F.A,Iowa艾荷华大学英文系);PhD候选人(艾大新闻传播学院);文学博士(D.Litt加州世界艺术学院)。1967受美国务院与艾大共创国际写作计划邀请的第一位华人。再修学位后在艾大、耶鲁大学等校任教;又特兼康州Trinity College汉学创课教授3年,因此校早年是上海圣约翰大学的盟校。于耶鲁任教31年后退休,获终身在校(Emeritus ) 及驻校诗人。近年受聘香港大学、台湾清华等校讲座教授,金门大学专任讲座教授。回溯15岁(1948)求学北京大学暑期文艺班;16岁于衡阳道南中学印第一本诗集《草鞋与筏子》;22岁在台北现代诗社出版《梦土上》及之后两本合为《郑愁予诗集I》,印数200余刷;被选为30年来影响台湾转型的30本书之一(唯一诗集)、《文讯》问卷选为最受欢迎报刊作家(含所有文类)。兼任台湾《联合文学》总编辑3载。今诗章被谱为校园歌曲最多;多篇作品入选大陆、台、港、新加坡等地华文教科书。
出版作品包括《梦土上》《衣钵》《窗外的女奴》《郑愁予诗选集》《郑愁予诗集Ⅰ》《燕人行》《雪的可能》《莳花刹那》《刺绣的歌谣》《寂寞的人坐着看花》等十余种。诗集《郑愁予诗集Ⅰ》被列为“影响台湾三十年的三十本书”之一。诗人在80年代曾多次选为台湾各文类“最受欢迎作家”,名列榜首。曾获青年文艺奖(1966)、中山文艺奖(1967)、中国时报“新诗推荐奖”(1968)等高端文艺奖。
郑愁予是当代汉语诗歌界具有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也是在大陆读者中知名度极高并广受欢迎的台湾诗人。其诗歌以优美、潇洒、富有抒情韵味著称,意象多变,温柔华美,自成风格。他的成名作《错误》(1954)在台湾首次发表时,因为该诗的最后一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一时间整个台湾岛都在传诵“达达的马蹄”之声。而随着郑愁予诗歌作品在大陆的传播,这“达达的马蹄”声也在大陆年轻人中持续回响……
《郑愁予的诗:不惑年代选集》是郑愁予时隔多年后在大陆出版的一部诗歌精选集,全书共分27辑,精选了郑愁予具有代表性的诗作211首,基本囊括了诗人创作黄金时代的诗歌精华。
在序言中,郑愁予说出版方的选编,“主旨显然注重青年读者群得以耽美在我少壮时期的情怀中”。按留有写作时间的篇目来看,这本选集的跨度是从一九五〇年到一九八四年,也就是诗人的17岁到51岁,其中创作于五六十年代的居多,确实可算是“少壮时期”。写后来最为熟知的《错误》...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早年诗作居多,抒情气息浓,但鄙人对现代诗歌缺乏赏析能力,实在说不出更多妙处来。
评分地铁在短诗中安静,句子和地铁一起飞行。数十年的流浪行吟,在事先张扬的终点戛然。到站了~
评分让我想到周邦彦。静美,别致。对细节的掌控也挺好。也许是格局不够开阔吧(相比洛夫,瘂弦),郑愁予不太好的诗往往太过琐碎,执着于一些似有若无的私人化抒情。不过,他这种写法(好像)在大陆是罕见的。对婉约词的继承与创新。
评分季风搞活动把郑老请来吹牛皮,混得签名。
评分《郑愁予的诗》279首,最美的还是那首《错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