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汪民安,1969年生,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批评理论、文化研究、现代艺术和文学。出版著作九部,最新著作《论家用电器》。编有《福柯读本》等多种。主编丛刊《生产》、丛书《人文科学译丛》等。
主编郭晓彦,民生当代艺术研究中心首席运营官,民生现代美术馆副馆长。
发表于2024-11-02
生产(第11辑)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标签: 德勒兹 哲学 《生产》 汪民安 美学 当代激进思想及其研究 现代哲学 2016
《生产》第11辑专题是“情动”(Affect)。“情动”源自拉丁语Affectus,意指激情(passions)、情绪(moods)、感受(feelings)、情感(emotions)等,是西方哲学史上反复出现的概念。20世纪90年代,为摆脱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的局限,人文社会科学经历了一场以此概念为核心的“情动转向”(Affective Turn)。可以说,这一转向有两条线索,一者以“情动”为研究对象,一者以“情动”为研究方法,二者时有交织,如今在文学、艺术、政治、哲学研究领域内也生机勃勃。本专题选入了哲学层面对“情动”的讨论,同时也选入了从情动出发对当代文化、政治、身体等的批判研究。 本辑中重点介绍的人物是当代德国极富影响力的哲学家彼得·斯劳特戴克(Peter Sloterdijk),从其大量著作中选择了论生活方式、犬儒主义、“人类技术学”和全球化的数篇重要文章,并收录了相关学者的评论文章,借此可以展现其思想的大致轮廓以及学界对其思想的认识和接受状况。“访谈”栏目与人物栏目呼应,收录了彼得·斯劳特戴克的两次访谈,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其核心思想的“内视角”。“文献”栏目收录了德勒兹为吉尔伯特·西蒙东(Gilbert Simondon)写的书评。
事关文化研究的情动转向,每一篇均为代表性文献
评分情动属于波普尔的世界ⅲ
评分为前四篇打满分,需要重看,后面偶有所得吧,尤其是第一篇德勒兹讲斯兵诺莎身体与思想两种“力”之间既富有因果性又超然复杂具有流动性的“情动”与“观念”,还有第三章迦塔利将斯兵诺莎“情动”的“及物性”与伯格森的绵延和巴赫金的形式相联系,把“情动”的丰富性赋予为对时间的战胜——“迭奏化”(在可感的维度与表述的问题之间交汇的普鲁斯特的“逝去时间的迭奏”),“情动”成为物质媒介,审美实践和价值伦理之间的洞察。另外那两篇Affect theory的导论看了以后感觉原书也没有必要看了。情动的未来里面将“情动”和威廉斯的感觉结构,霍加特的“可感性存在”以及马尔都塞的意识形态放在一起考察提供了这种文化研究上的“情动”途径。巴特勒那篇不如去看她后面专门写安提戈涅的书
评分对情动(Affect)转向燃起一把兴趣。
评分思考了一下,可以说基本上解释了为什么面对热点,我们应该观察(情动),而不是关注(情状),因为观察的理由可以有很多,但关注的原因只有唯一,没有free will。在此希望朋友们能继续我行我素,不被牵连。
生产(第11辑)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