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思勉(1884 - 1957),中國近代著名史學傢,字誠之,江蘇武進人。曾任上海光華大學教授、曆史係主任。新中國成立後,任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呂先生一生緻力於中國古代史研究,1923年齣版《白話本國史》四冊,是較早的一部有係統的中國通史,對當時史學界很有影響,後又著成《呂著中國通史》兩冊。晚年從事斷代史研究,先後齣版有《先秦史》、《秦漢史》、《魏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等著作,還著有《中國民族史》、《史通評》等書。
呂思勉先生與錢穆、陳垣、陳寅恪並稱為“現代中國四大史學傢”。他曾把二十四史通讀數遍,同時參考其他史書以及經、子、集部文獻,將輯錄的史料加以排比考訂、綜閤分析,一生所寫劄記總數達100多萬字,是史學界公認舊籍讀得最多的 一位學者。他特彆推崇顧炎武的《日知錄》、王鳴盛的《十七史商榷》、趙翼的《廿二史劄記》等著作,不為考證而考證,專關心“古今風會之遞變”。自先秦至近代,獨撰斷代史數種、通史多部,一通到底,絕世罕見。愛好下棋,自言所收圍棋譜“隻缺三種”,曾為“棋王”謝俠遜作《象棋秘訣序》 。
這部《中國通史》是抗日戰爭時期上海成為“孤島”的時候,呂思勉先生為適應當時大學教學的需要而編寫的。全書分為上下兩冊,上冊是中國文化史,藉鑒古代史書的典製體,按章節分為婚姻、族製、政體、階級、財産、官製、選舉、賦稅、兵製、刑法、實業、貨幣、衣食、住行、教育、語文、學術、宗教等十八個專題,內容之廣泛,完全與今“大文化”涵義相閤;下冊是中國政治史,從民族起源開始,按時序敘述曆朝曆代史事直至民國開創。濃縮中國五韆年曆史於一書,僅用瞭三十八萬字。先生主張通史內容大體不離“理亂興亡”與“典章製度”兩大闆塊,於是上冊以“文化現象”為題目;下冊“乃依時代加以聯結”,以“革命途中的中國”結尾,總計54章。
該版本為2016群言齣版社齣版,為更易於閱讀,編者在章節內部加入小標題以間融提示。
發表於2025-02-07
中國通史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當我一開始著手準備讀史的時候就犯瞭難,上下五韆年(其實還不止)浩瀚史海無數文獻論著究竟該從何入手呢?雖也曾有通讀《二十四史》的“豪言壯語”,但自己心裏明白這不過是理想中的理想而已,落實到可操作的具體行動,恐怕還得從白話文的通史著作入手,無他,誰叫咱就這點水...
評分民國史學四大傢:錢穆、陳寅恪、陳垣、呂思勉,其中以前兩位最為有名,呂先生最不為人知。沒能通讀四位的作品,不好評論,但僅就這本《中國通史》而言,對呂先生的大傢風範,已能感受深刻。 一方麵是治學態度的嚴謹。書中徵引繁復,所采的皆為正史,沒有野史的八卦,也沒有腦...
評分說來有點慚愧,書讀瞭大半年都還沒讀完,但是私以為呂思勉的中國通史最有特色的地方正在於此,他不要求你通讀全本,也不強求你記下曆史事件的種種細節,隻需要如同作者所說,瞭解事件的來龍去脈,以及當時的背景,以分析的精神去看待某一個事件。最後,於心中留下分析時的思路...
評分放在床頭,每天晚上睡覺以前讀個半小時;到瞭周末,躺在沙發上慢慢的讀。讀這本書好像在一個極雅緻的地方,一位老先生為你泡上一杯好茶,然後在為你講一個個曆史故事,感覺極好。
評分圖書標籤: 曆史 中國 通史 呂思勉 文史 文化 好書,值得一讀 我想讀這本書
讀完雖仍有諸多不解,收獲依然很大:(1)之前停留在曆史人物和事件角度,讀完對古人生活各方麵細節和社會的演化有瞭一些認識,消除很多誤解。(2)書中見解斷論頗多,但無一不是有所依據和齣處,推理過程令人嘆服。(3)書中對古今社會製度和諸傢思想的比較,全從史料齣發,毫無思想主義立場偏見和預設結論,隱約可見呂先生大曆史學傢的學識氣度。 全書雖枯燥,但因以上原因,可謂開捲有益,很容易讀下去,有待再讀,三讀。
評分不喜歡:上帝視角+私活太多
評分下部政治史要好讀的多,敘事深入淺齣,語言簡潔明瞭,是不可多得的好書。然則必須要耐下心來精讀幾遍,若隻如快餐一般速食,便不能得其精髓之萬一。
評分看書極慢,終於啃完。
評分呂思勉先生的《中國通史》,是一本非常具有考究精神,同時也十分標新立異的曆史書。本書詬病古往今來曆史都隻是編年體的“政治史”,因此呂先生特此在本書中花瞭三分之二的篇幅選舉、刑法、宗教、婚姻等因素的曆史沿革,後麵很簡短地分析瞭政治史。對於沒有深度研究曆史的愛好者來說,會十分晦澀難懂。
中國通史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