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黑利(Arthur Hailey),1920出生于英格兰贝德福德郡卢顿区,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加入英国皇家空军,直至1947年定居加拿大。他所出版的作品在欧美国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被誉为“行业小说之王”。他的11部作品被翻译成40种文字,总印数超过1.7亿册。阿瑟·黑利称自己的大脑“无时无刻不在编织故事”,他擅长把日常的故事写成引人入胜的小说。他常以美国社会中的一些重要行业为故事背景,如金融业、医疗行业、交通运输、新闻传媒等。故事情节多半围绕先进与落后、革新与保守之间的斗争展开,主人公多为精通专业技术、事业心强、果敢坚决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他的作品在欧美国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大饭店》甚至成了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必读的“教科书”。
小说讲述的是一群敬业而充满正义感的新闻工作者解救绑架人质的故事。在跌宕起伏的情节里,折射着社会生活中政治与经济、正义与邪恶、善良与丑陋复杂的关系。小说故事情节扣人心弦——电视台的王牌主播、“晚间新闻”主持人斯隆的平静生活被打破了:恐怖分子绑架了他的妻儿。没人比他更清楚,现在家人的命运取决于他过去的情敌、电视网的头号记者哈里·帕特里奇的帮助与否,取决于电视网台美丽而冷酷的CEO的决定,取决于斯隆本人越境追踪绑匪的决心,取决于让人心跳骤停的危险和死亡的最后高潮.....
还是航空港最好看,紧张切合机场程序 新闻一书主要针对企业对新闻控制的一条线 关于新闻的线路、分析确实有一部分,但感觉起来还是新鲜感不强。而且新闻的资料采集,既需要好的关系,也需要广泛的人,当然牵涉到资金问题。至于同业竞争保密只是稍带点出了一部分,还提到了言与...
评分晚间新闻这本书是1990出版的,很多情节在通讯时代特别发达的今天看来有些过时,特别是新媒体的崛起对于纸媒以及电视媒体的冲击。但媒体人的属性,媒体的实效性,媒体人所需要秉承的职业操守都将是永恒不变的。 小说情节环环相扣,哈里这一角色简直是有点被神话了,无所不能,写...
评分晚间新闻这本书是1990出版的,很多情节在通讯时代特别发达的今天看来有些过时,特别是新媒体的崛起对于纸媒以及电视媒体的冲击。但媒体人的属性,媒体的实效性,媒体人所需要秉承的职业操守都将是永恒不变的。 小说情节环环相扣,哈里这一角色简直是有点被神话了,无所不能,写...
评分我承认我没有看懂最后结局的一些内涵啊......人名很多都记不住 不过说实话倒是很欣赏黑利竟然舍得让主角死这么多......最后还是没看明白 很多人的后事都没搞懂 不过确实是一本很有胃口的书啊书啊书啊书
评分摘自《欧美小说史话》) 蜚声当代国际文坛的加拿大小说家阿瑟•黑利,六、七十年代发表《大饭店》、《航空港》、《钱商》等名作之后,搁笔多年。1990 年4 月,他突然推出一部长篇新作《晚间新闻》,在美国出版后,立即引起读书界的轰动。 小说描写了一个代号叫...
结构不如航空港,结尾好几个人物写的很傻,记者去当雇佣兵跟恐怖分子对线。但作者心是真的狠,非常前瞻。男主看到一半就知道必死无疑等他真的死时还是心疼
评分故事还好,写得比较罗列乏味像产品说明书,作者写女人挺刻意、脸谱化的,隐隐有点厌女
评分kindle版。每次赶着看阿瑟黑利都搞得熬夜睡不了觉,都怪他写得扣人心弦。这出写电视台记者的依然延续了他擅长写职业人和冲突的特点,但作为一个记者,拿着枪跑到别的国家去解救人质,怎么说也显得过于理想化和英雄主义了,颇有些夸张。
评分紧张扣人心弦,亲临现场战地报道,人物内心复杂变化,新闻追求的就是真实。
评分很专业的行业小说,层层剥茧般描述了新闻行业不同层面和不同职业角色的故事。但是仍然忍不住为有些主角的愚蠢扼腕,比如杰西卡,比如玛格特,我很奇怪作者是不是厌女,为什么女性角色都如此愚蠢?当然,对你职业的热爱,会将事业推上顶峰,这是不变的道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