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1934~) 当代作家。河北南皮人,生于北平。上中学时参加中共领导的城市地下工作。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从事青年 团的区委会工作。1953年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由此被错划为右派。 1958年后在京郊劳动改造。1962年调北京师范学院任教。1963年起赴新疆生活、工作了10多年。1978年调北京市作协工作。 后任《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员、文化部长、国际笔会中心中国分会副会长等职。这时期著有长篇 小说《活动变人形》、《暗杀―3322》、《季节三部曲》(《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中篇小 说《布礼》、《蝴蝶》、《杂色》、《相见时难》、《名医梁有志传奇》、《在伊犁》系列小说,小说集《冬雨》、《坚 硬的稀粥》、《加拿大的月亮》,诗集《旋转的秋千》,作品集《王蒙小说报告文学选》、《王蒙中篇小说集》、《王蒙选 集》、《王蒙集》,散文集《轻松与感伤》、《一笑集》,文艺论集《当你拿起笔……》、《文学的诱惑》、《风格散 记》、《王蒙谈创作》、《王蒙、王干对话录》,专著《红楼启示录》,自选集《琴弦与手指》以及10卷本《王蒙文集》等。 其中有多篇小说和报告文学获奖。作品被译成英、俄、日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王蒙的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 的坎坷历程,他也由初期的热情、纯真趋于后来的清醒、冷峻,而且乐观向上、激情充沛,井在创作中进行不倦的探索和创 新,成为新时期文坛上创作最为丰硕、也最有活力的作家之一。
发表于2025-04-09
活动变人形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这是我第一次读王蒙的小说。上高中的时候,我记得语文老师曾有意无意对王蒙表示过轻蔑(也可能是我的误会,但总之是不太好的意思),大约是因为文人当官的缘故。那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对王蒙这位做过部长的文学家的作品就有点莫名其妙排斥。 就好像曾经对郭沫若的印象一样...
评分小说中倪吾诚是一个平庸的知识分子,有知识但没有独立思想,他的批判只是完全用西方的表面现象与中国作比较,不一样的就认为是中国落后、粗俗,没有尝试过去理解、探寻原因。其实,大多数人都只是平庸的,大多数知识分子也许并不能找到一条救国救民、改变社会的道路。但是...
评分“阅”历不够丰富,无法对作者的文笔等等作评论,只能讲讲我把它当作一个纯粹的故事看时对它的理解了。 主角倪吾诚总是让我想到《围城》里的方鸿渐:都生在一个西学东渐、但传统印记依然深刻人心的时代,都是从西方留学归来,都有些眼高手低,都当过大学教授又被排挤或者解雇...
评分瞅第一句,还整得挺漂亮。 看了几篇,有点啰嗦,文字太过用力,让人难为情 倪吾诚真让人愤怒,他眼中蔑视的愚蠢村妇恰恰是我同情的,他待他的村妇发妻连仆从都不如,养家像施舍。 不应该在失眠看小说的,极容易看通宵。不得不说习惯了这种絮絮叨叨的文风之后还得佩服作者对旧人...
评分倪吾诚,是近代中国欧风美雨浪潮之下的孤独“异乡人”。 二十世纪初东学西渐,自清末始日本欧美之现代文明科技学说流派传入中国,古老陈腐的国度亦有各位年轻志士留日留美留欧,这其中有鲁迅胡适钱钟书季羡林闻一多云云,将来或干出一番惊天动地事业,或以一己之力推动中国现代...
图书标签: 王蒙 中国当代文学 小说 中国现当代文学 当代文学 文革 历史 中国
与我相似的家族,却也不尽相同的人物与完全不同的时代。有许多共鸣于胸中,“一秒钟,一百万年”。
评分读不下去
评分活动变人形是倪吾诚买给孩子的智力玩具礼物。日伪期间留洋归来在北平的大学讲师倪吾诚因为家中两个孩子:女儿倪萍和儿子倪藻,守寡死去丈夫周少华的爱阅读爱烹饪虾酱饼子暴躁文青大姨子周姜氏静珍,妻子姜静宜和亲家姜赵氏而生活拮据,风波不断。行文通过这个家庭各主要人物的视角,用意识流方式叙事。倪吾诚偷情、失业、酗酒,却又以受现代文明净化自居,鱼肝油、洗澡、买寒暑表、让儿子放弃读书爱好去游戏、指责龌龊而与岳母大姨子大斗九年、罢吃等等如同谐剧。而倪吾诚结交的,也是杜慎行大知识分子或热爱中国文化的欧洲汉学家史福岗。但倪吾诚并没有弃绝传统,他秉持的难得糊涂的处世之道、打坐的养生法,都说明他不能离弃这一传统。而另一个留洋医学博士、眼科医院院长赵尚同则非常正气,在倪神仙居答谢众人时因静宜爆料倪欲离婚尔连扇倪三巴掌。
评分大家就是大家,人物塑造简直没得说。
评分倪吾诚其实非常可怜,处于封建传统根深蒂固的时代,一心想求新变革,想学西方先进思想,于是封建观念与现代思想不断碰撞,碰撞出一个家庭甚至整个时代的悲剧。以小见大,也反映了整个社会的病态心理。这种冲击不是少数, 的的确确是当时的困境。
活动变人形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