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洛蒙·克罗宁博格
荷兰著名地质学家和矿物学家,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教授。著有《人类尺度——一万年后的地球》、《地狱为什么充满硫黄的臭味——地下世界的神话和地质学》等引发持续讨论的畅销话题作。
在不同文化中,地球内部都是地下世界、死之国度及地狱的象征。黑暗的地球内部会令人心生恐惧,并且很容易联想到死亡。尽管如此,地下世界依然是多姿多彩的——华丽夺目的矿石和金属,色彩耀眼的黄色地壳硫,数米长的锋利的膏晶体、石钟乳,人类进化初期精致的贝壳以及灭绝的怪兽遗留下来的巨大骨头。
跟随《圣经》、荷马、维吉尔、但丁、达·芬奇、苏格拉底、凡尔纳以及现代科学家的足迹,克罗宁博格教授带着锤子和指南针,逐层深入,去往地狱进行实地考察。他展示了地球本身就是一部历史,并让我们认识到,地下世界不应该被视作一个用来挖凿隧道的黑色盒子,一家矿产资源丰富的超市,一块用来藏垃圾的毯子,甚至逝者最后的栖息之地。对于人类而言,地下世界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档案库,一个鲜活的生态系统,其蕴藏的财富无法去估量。
本书以地中海神话为出发点,透过科学和文学的双重视角,探索我们脚下那个广袤的黑暗世界。但丁、维吉尔、笛卡尔和凡尔纳成为向导,带领我们叩响地狱之门,深入九层地狱。
这是一部深入浅出,完美平衡文学、古典学、自传、历史与自然科学的人文科普著作,伴随着地质学家的执着和思考,将你我逐步领向地心深处……
闲来看的。角度清奇,看惯了刻板的丛书,再看这本书有别样感觉。的确地质在人们认知的不断进步中与神话产生了微妙的融合,我们也可以从某一方的角度产生对另一方的别样感受。作者可能为了追求全面而使全书显得略微松散,但这本书还是值得一看的。
评分作者相当有文化。我每读两页都会遇到一堆不知道的东西 只能边读边查......不然真的读不懂.....然后学了很多东西.....非常有意思......写的很好.....很值得读
评分这两年讲但丁的时候都会翻一下。作者的本意是“融合科学与文学”,这当然是很难的路径,能够看出地质学的老本行驾轻就熟,但文学的层面更多的是限于引用。按照《地狱篇》的行径路径与方向,同时添加了大量古典学的文本,还是用心了。更有趣的反而是记录自己一系列实地考察的过程,生动的田野与灰色的文本。
评分这两年讲但丁的时候都会翻一下。作者的本意是“融合科学与文学”,这当然是很难的路径,能够看出地质学的老本行驾轻就熟,但文学的层面更多的是限于引用。按照《地狱篇》的行径路径与方向,同时添加了大量古典学的文本,还是用心了。更有趣的反而是记录自己一系列实地考察的过程,生动的田野与灰色的文本。
评分作者相当有文化。我每读两页都会遇到一堆不知道的东西 只能边读边查......不然真的读不懂.....然后学了很多东西.....非常有意思......写的很好.....很值得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