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S.菲茨杰拉德(1896-1940)
1896年,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
1913年,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学习
1917年,辍学从军,结识塞尔妲·莎尔
1920年,出版《尘世乐园》,一举成名
1925年,出版《了不起的盖茨比》,销售不佳
1934年,因经济拮据而深陷酗酒,无法自拔
1、《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最杰出的作品,也是二十世纪流传最广的美国小说。菲茨杰拉德借用盖茨比寻求爱情的故事将当时美国社会的空前繁华与现实乱象忠实呈现,而小说对社会背景的描述、对人性的刻画以及对价值观的评判也使其主题超越了爱情本身,成为一部描写爵士时代人文实况的社会小说。
2、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菲茨杰拉德对人物的性格做了独具匠心的安排,展示了各色人等的生活现状,写活了人性的真诚与虚假、急进与虚无——汤姆的好色、傲慢与自命不凡,盖茨比的坚强、奋斗与富于幻想,黛西的美丽、浪漫与冷酷无情……
3、菲茨杰拉德通过盖茨比的悲剧引发人们对“美国梦”的内涵以及爵士时代社会矛盾的反思,《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对物质繁荣而精神贫瘠的“美国梦”的批判,是对过分追逐财富、消费主义盛行的爵士时代的揭露。这样的内容,如今读来,仍具有警醒和教育意义。
4、译者颜湘如,曾翻译出版多部畅销小说。译文流畅雅致,力求再现原著的完美与忧伤。本书装帧设计独特考究,高阶映画特种纸张和印金工艺营造出爵士时代的纸醉与金迷,带领读者细细品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希望与热情、幻想与破灭。
内容简介: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巅峰作品,也是二十世纪流传最广的美国小说。讲述了盖茨比努力攫取财富,期待能与初恋情人黛西重温旧梦,但最终梦碎身亡。盖茨比的悲剧是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他的悲惨结局深刻地揭示了爵士时代美国社会的浮华与喧嚣,以及深藏其后的衰败与空虚。
在黛西和盖茨比终于再次相会的那个午后。黛西:我们有好多年没见了。盖茨比:到11月刚好五年。(我忘了原文是否如此。我没有照原文引用。)作为在场者的尼克立刻意识到,盖茨比的应答让气氛变得无比尴尬。 一定有人对此会心一笑。 几十年后1997年的某个下午,A问B他女朋友C的...
评分前几天,有朋友问我,你相信命运是注定的么?我说,我相信性格决定命运,而性格是天生的。 盖茨比是谁?盖茨比是德国皇帝的表亲,盖茨比是德国间谍,盖茨比是杀人犯,盖茨比是西半岛的特里马尔乔--无休止的舞会供应者。可我们知道,盖茨比不是杰伊·盖茨比,盖茨比是詹姆...
评分盖茨比的死应该由谁来负责:是开枪的人?如果他是自杀的呢?还是说出肇事车是属于盖茨比从而达到嫁祸目的的汤姆·布坎农?还是守望者盖茨比的等待对象黛西?还是造梦者盖茨比本人? 汤姆·布坎农在三个场合遇到盖茨比,第一次盖茨比是尼克(他在文章里充当叙述者)的朋友,双...
评分我们都曾坚持过什么,也许已经忘记,也许仍旧铭记却无力实现。 用了一周多的时间把这本书看了三遍,对于从来不看打着世界名著标签的书的自己,对于已经变得懒惰又恶俗的自己实属不易。 这仅仅是一个梦碎的故事,所有的情节所有的人物所有的跌宕也不过是为码头尽头的那盏绿灯...
评分等待的哀歌 当我翻完《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最后一页,我莫名其妙的回忆起一年前的一个秋夜阅读果戈理《涅瓦大街》的情景。当我在涅瓦大街迷人的街灯和喧闹的人群中目睹一个纯真又孱弱的年轻人的激情,被现实的荒谬彻底击碎的时候,我感到一种难以名状的情绪令我无处遁形。庇斯卡...
不知是作者故意为之还是怎样,与读者的距离感太强了。
评分浮华一瞥,有些空洞,翻译不好。
评分这装饰,这排版,满满的高级感,适合收藏。
评分把梦寄托给爱,把爱寄托于人,终落得遍体鳞伤。逆水行舟,命运多舛。人有的时候真应该看看自己已经拥有的,放弃那些执拗与莫名的坚信,时间终会像洪水,卷走记忆中的楼宇,带走曾经的爱与自己。
评分再怎么努力,过去也始终无法挽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