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盛,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主任。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空间物理专业。1986年获北京大学哲学系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专业硕士学位。1997年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最年轻的研究员。1995年起师从叶秀山教授在职攻读西方哲学,199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99年回到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所著《科学的历程》出版近20年,仍是科普领域的畅销图书。此外还著有《技术哲学讲演录》《现代化之忧思》《反思科学讲演录》《时间的观念》等。
发表于2024-12-22
什么是科学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认真之作。 正文边上“划重点”这个形式好,强调重点和记忆。 想想当年读吴先生《科学的历程》,竟是二十年前的事了,不禁令人唏嘘。后来听人传言《科学的历程》之所以大卖,是因为长者背书,现在看来,长者还是懂一点儿科技的。 瑕不掩瑜的是部分章节有些啰嗦,大体上是因为论...
评分 评分有个朋友是吴教授的忠实粉丝,极力推荐这本书。平时对这种严肃的书是比较发怵的,但这本书让我颇有意外惊喜之感。行文毫无学术论文感,怎么说呢,是一种听讲座的感觉,娓娓道来,很自然地就看进去了。后来听朋友说,吴教授是北大的明星教授,课讲得特别好,也经常到校外演讲,...
评分三日读毕,痛快。此书可谓是吴先生多年来反思科学,反思现代性,关注博物学的集成之作。阐明中国文化之所以没有出现古希腊样式的理性科学,是因为两种文明的“人性理想”不同,前者求仁爱,后者求自由,其途径分别为礼教和科学,这根本上的差异也就决定了中国后来与西方迥异的...
评分当我们谈论科学时,我们在谈些什么? 技术——比如火箭卫星、转基因、青霉素? 系统知识——比如数学、物理学、天文学,或者人类学、哲学? 价值评判——比如,这很科学,科学发展观? …… 被证伪的科学理论还算科学吗? 与现代科学近乎南辕北辙的希腊科学算科学吗? 每本科...
图书标签: 科学史 科普 科学哲学 科学 吴国盛 哲学 科学人文 社科
本书直面现今国人科学概念的误区,即要么把科学等同于技术,等同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工具,要么把科学看成一种普遍存在的人类智力成就。作者指出:科学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是十九世纪以后的现象,科学根源于希腊人对于自由人性的追求,因而是一种十分罕见的文化现象。现代科学起源于 希腊科学的复兴以及基督教内在的思想运动,对力量的追求、对自然的控制和征服成为现代科学的主导动机。在数理实验科学的意义上,中国古代并无科学。在博物学的意义上,中国古代有独特且强大的科学传统。
吴国盛教授《什么是科学》通过科学的溯源和中西文明的比较,告诉我们什么是科学,让我们抛开以往对科学的误解,对科学有了一个深入的再认识,重新理解什么是科学。
评分极好!想列为秋季读书会书目,但内容博杂精微,涉及的话题与要点太繁复,有的又没有仔细展开,应以此为兴趣点做延伸式阅读,像讨论时间空间那一部分可再读《时间的观念》,只读一遍显然只能产生点滴印象。本书最重要的是解决了一系列根本性的问题,我们已经有太多观点因为基于不加考察的根本性问题而谬误丛生却习焉不察了——科学就是实用的吗?自然是什么?本科是什么?希腊科学为了什么?大谈柏拉图的人有几个懂几何?大谈现代性与大屠杀的时候,我们又对背后的数字有着怎样本质性的理解?最有启发的地方,是分析唯基督教神学中唯名论、唯实论与现代性的关系的部分,很多地方都从“科学”的角度对问题做出了重新阐释。理解什么是科学,本质上就是在理解人如何处理自我与世界的关系、也是在理解人如何看待这些关系的变幻。
评分非常喜欢第一部分,对于科学的本质的阐述。西方的科学起源于对自由的追求,对永恒真理的追求。相对而言中国古代对理想人性的追求不是自由,而是仁爱,所以无法孕育希腊那样的理性科学。
评分非常喜欢第一部分,对于科学的本质的阐述。西方的科学起源于对自由的追求,对永恒真理的追求。相对而言中国古代对理想人性的追求不是自由,而是仁爱,所以无法孕育希腊那样的理性科学。
评分太牛逼了!系统性地回答了著名的所谓“李约瑟难题”,中国黑中国粉儿中医黑中医粉儿更是应该看。
什么是科学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