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興業(1917—1990),原籍浙江紹興。1937年畢業於無锡國學專修學校,曾任上海國學專修館、稽山中學教師,上海通成公司職員。新中國成立後在中學任教,1957年調上海市教育局研究室工作,1962年任上海教育齣版社曆史編輯。1977年退休之後,曾在上海師範學院曆史係任教,主講宋金史。著有《中國古代史話》《心史》《袁崇煥傳》及《遼東帥旗》(閤著)、《李師師》(閤著)等。其代錶作長篇小說《金甌缺》從1938年開始醞釀,到1985年齣齊四捲,曆經四十餘年,榮獲第三屆茅盾文學奬榮譽奬、上海市慶祝建國40周年優秀小說奬。
宋徽宗年間,在中國大地上,宋、遼、金各據一方。金國國力昌盛,遼國積弊重重,而北宋政府自澶淵之盟以來,以為天下太平,高枕無憂,終日歌舞升平,已是一派日暮景象。本書以武將馬擴為主要人物,以其一傢人的不幸遭遇為主要綫索,層層展開,講述瞭從宋、金海上之盟協議共擊遼國,到金國撕毀 盟約揮兵南下,北宋滅亡,宋高宗偏安江南一隅這段曆史。其間政權更迭,人事沉浮,刀光劍影,狼奔豕突,愛國誌士斷頭瀝血勇赴國難,無恥官僚認賊作父覥顔事仇……組成瞭一幅波瀾壯闊的曆史畫捲。
作品筆勢淩厲,大氣磅礴,猶如群山萬壑,直奔荊門。讀來令人時而血沸氣促,義憤填膺;時而潸然淚下,慨嘆不已。
◆編輯推薦◆
★茅盾文學奬獲奬作品,與姚雪垠的《李自成》堪稱雙璧
★中國當代口碑最好的曆史小說,被譽為“中國版《戰爭與和平》”
★國畫大師劉旦宅先生插圖
★書籍設計大師呂敬人先生指導設計
★著名作傢二月河先生、孫皓暉先生聯袂推薦
◆名人推薦語◆
《金甌缺》稱得上是當代曆史長篇小說中的經典之作,作者驚人的曆史洞察力與異乎尋常的藝術想象力,在作品中得到瞭完美的呈現。這部作品重新齣版瞭,我很欣慰。我堅信,真正優秀的作品,不會湮沒在時間的長河裏。
——著名作傢 二月河
在中國人嚴肅的文學記憶中,《金甌缺》是一部厚重的曆史作品。
宋代是中國文明黴變期的開端,中國民族的強勢生存傳統也在這一時期以曆史大悲劇的形式燦爛爆發,愛國名將民族英雄震撼人心。《金甌缺》所寫的正是北宋末期至南宋這段曆史,作品文筆莊嚴,視野宏闊,值得認真品讀。
——孫皓暉(《大秦帝國》作者)
“徐氏(指徐興業)的學士和纔華,均不弱於姚氏(指曆史小說《李自成》作者姚雪垠)。二難相並,堪稱雙璧。”
——郭紹虞(20世紀中國文學批評史學科的奠基人)
◆網友評論◆
“《金甌缺》是我看過的最好的當代曆史小說,金庸的36冊武俠也比不過徐興業一捲壓軸!”
“曆史小說,當以《金甌缺》為第一!”
發表於2025-04-28
金甌缺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那年我初一。撫摸著一部名叫“金甌缺”的書一見鍾情歡喜不已,語文老師卻一笑而過說:“這書你現在看不懂。”於是把它拿去,換瞭本彆的書。老師的判斷當然是對的,因為當時我還不知道這“甌”字該怎麼念。而今屈指十二年矣!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兩宋之交...
評分我承認我是被“當代最好的曆史小說”這樣的噱頭催眠瞭纔下決心打開這個大部頭的,可是漸漸的,有些欲罷不能瞭……
評分先來一篇長的,下麵繼續: 寫曆史小說有寫曆史小說的睏難。不熟悉史實,則不會原原本本地寫成有條有理、絲絲入扣的文章。姚雪垠同誌的《李自成》就是在刻苦鑽研的基礎上,搜羅瞭大量的資料,用去僞存真、剔異求同的科研手法纔理齣一個綫索來的,所以曆史知識就是最基本的...
評分這本書十多年前曾經購過一套,因為當時年紀尚幼,沒有足夠的興趣讀完,終於此書不幸散逸。隨著年紀增長,見識也稍長瞭些,重讀此書,感覺此書實在是曆史小說的一個另類,他更多著眼的似乎並不是對情節的跌宕,也並沒有通過虛構對人物的進行渲染(除瞭馬擴此人身上賦予瞭較多坐...
評分看完伊沛霞《宋徽宗》,突然想起來瞭這本《金甌缺》。可能是作者在1990就去世瞭,以前竟然不知道這本和《李自成》齊名的曆史小說。直到有段時間經常在晉江看曆史言情,經常有人提到這本書纔知曉。好奇去搜瞭一下徐興業。發現他和他妻子的悲歡離閤其實很像男主馬擴和女主嚲娘,...
圖書標籤: 曆史小說 曆史 茅盾文學奬 中國文學 小說 徐興業 宋 長篇曆史小說 經典 悲壯
三星半。一言難盡,文字有拖拉,但好在留下瞭一座繁華的東京汴梁城
評分三星半。一言難盡,文字有拖拉,但好在留下瞭一座繁華的東京汴梁城
評分太難讀瞭,連風土人情都不想看。
評分《金甌缺》陸陸續續讀瞭1個多月纔看完,不勝唏噓,從第一部的東京的繁華、徽宗的洋洋得意,到北宋的滅亡,趙傢兒女充當奴隸北上。從朝野的求和派到敵後區域義軍、百姓的抵抗金人的舉動,有悲傷、憤慨、痛惜,這個世界是有漢奸、有忠臣、有求和有抵抗,隻能說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要對這個世界絕望,有黑暗也有光明。隻要人民對於這個國傢沒有絕望,那這個國傢就永遠還是有救的,要不南宋也不會苟延殘喘瞭100多年。這次讀的有的太緩,有的太急,可以做二次讀的準備
評分建國後曆史觀的呈現壓倒瞭對人的呈現。在文字和技法上沒得說,半文言和現代漢語的分析性長句穿插使用,甚至齣現“內心的熒光屏”這種詞匯,在整體風格上都毫無 違和。對戰爭和人物的分析性敘述既深切到位,又活潑易讀,對具體場麵、名物、情節的描寫鋪陳氣定神閑、毫不做作。對曆史材料不僅完全占有並且消化得不露痕跡,有很多值得學習之處。
金甌缺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