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蘭德(1905—1982),俄裔美國作傢、哲學傢。青年時代從蘇聯流亡美國,以其小說和哲學聞名於世。小說《源泉》(The Fountainhead)1943年齣版後立即成為暢銷書,並為她贏得瞭巨大的聲譽,至今仍以每年超過10萬冊的數量再版。1957年《阿特拉斯聳聳肩》 (Atlas Shrugged)齣版,成為美國曆史上僅次於《聖經》的超級暢銷書,被譽為對美國影響最大的10本書之一,全球纍計銷售近億冊。
安·蘭德推崇理性,認為人的最高美德便是理性;她不顧傳統輿論的偏見,力倡個人主義,認為不能使個人利益得到最大伸張的社會,就不是理想社會。她的客觀主義哲學自20世紀50年代起風靡美國,影響瞭幾代美國人,她本人也成為美國青年崇拜的偶像。
安·蘭德一生著述百餘種,根據她的生平拍攝的紀錄片和故事片曾獲奧斯卡奬。1982年安·蘭德去世,此後美國創立瞭許多蘭德書友會和專門研究安·蘭德思想的機構。
在《理想》中,據信犯下謀殺罪的女影星凱伊·貢達先後投奔六名影迷,他們都曾熱情洋溢地緻信貢達,宣稱她是自己的人生理想。然而,幻想逃離現實的丈夫屈從於妻子,將貢達逐之門外;因貧窮而即將失去房子的農夫為瞭賞金,將貢達齣賣給警察;一朝得誌的畫傢拒絕相信理想真的會走進自己的生活;受到同行排擠的教士為瞭挽迴教眾,逼迫貢達去上帝麵前懺悔罪行;落魄的富豪貪圖美色;隻有無路可走的男孩願意為貢達獻齣生命……
發表於2025-02-02
理想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我們對安·蘭德的印象無非是幾個關鍵詞——俄裔美籍小說傢、客觀主義哲學的開創者、《阿特拉斯聳聳肩》,對她的評價以及作品研究的學者不多,看過她這本《理想》的更是少之又少。 《理想》是安·蘭德1934年所著卻被束之高閣,倒是後來改變成為劇本演齣大獲成功。此次重慶...
評分安·蘭德:隻有當科學能延長人的壽命,豐富和保護人的生命時,它纔具有價值。脫離這樣的背景它就毫無價值,任何事物脫離背景都會毫無價值。而"人的生命"意味著個人那個彆的、特定的、不可替代的生命。 隻有在人們能夠自由地利用和享受知識帶來的好處時,新知識的發現對他們纔...
評分關於理想,顧城曾經寫過一個最詩意的句子:黑夜給瞭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1979年到如今,將近40年來,浪漫的理想主義者一直都被這樣的句子所激勵,光明與黑暗的兩極,正是我們的人生“不僅僅度過歲月”的詩意寫照。在艱難的世事裏,我們踽踽獨行,每一個人都在“尋...
評分當然,安·蘭德的《理想》讀起來並不令人愉快。簡單地說,通過抽樣齣不同類型的理想主義者,她用人性試驗測齣瞭人們的僞善——或者說,被測試者們被自己的“理想”狠狠打臉瞭,而“考官”,書中的“女神”甚至沒興趣問他們“臉痛不?”便漠然離去,空氣中僅留下含混的、尷尬的...
評分這是一本光看書名不容易引起讀者閱讀興趣的書,理想這兩個字在二十歲時是希望和星光,三十歲開始理想與自我之間會變成結婚多年的夫妻一樣,你知道對方在你身邊,你也並不是厭棄她,但是她已經讓你失去瞭最初的激情,然而你知道你仍然愛著她,三十歲以後的日子麵對理想大概很多...
圖書標籤: 安·蘭德 小說 美國文學 我想讀這本書 好書,值得一讀 美國 經典 文學
這本裏包含小說跟劇本兩個版本,對比著讀,還挺有意思的。兩種體裁在閱讀的時候明顯有很大的差彆,小說是娓娓道來,劇本就會集中在一個一個的場景,劇情快速推進
評分人人崇拜理想,人人踐踏理想。最後真正為理想犧牲的,是一個被愚弄的傻瓜。
評分我知道貢達意味著理想,隻有最後一個影迷是真正的理想主義者。但我還是忍不住聯想到粉絲,偶像不就是一個虛構的美夢嗎?隻是有人怯於靠近,有人拒絕承認,有人相信的並非理想,而是自己。真可悲。
評分震撼。對安蘭德印象改觀很多。 “我們不能把世界讓給其他那些人”
評分跟理想關係不大吧…小說+劇本放一起有點意思
理想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