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豪尔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科技与创新管理教授。作为多家知名企业的咨询顾问,他通过对创新过程的有效管理以及科技的商业化创造了大量价值。过去十年间,乔治•豪尔多次受邀到中国讲学。
马克斯•冯•泽德维茨
GLORAD 国际研发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在旅居中国的12年里,曾执教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及同济大学。
发表于2025-04-11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近年来,中国的飞速发展使得其他大国眼红,如今的中国可不仅仅是工业大国了,而是名副其实的工业强国。可能在以前,中国经常引进国外的技术,现在几乎大部分都是我们自己研究生产,并且我们生产出来的电子产品的还超越了国外。就拿手机来说,在几年前,苹果手机可以说是世界上...
评分曾几何时中国制造响彻全球,无论是在美国、非洲、欧洲、还是亚洲,在许多制造品上都印有“MADE IN CHINA”,可以说那是中国走出去一个明证。那是值得国人骄傲的。但是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它的双刃剑显现出来了,在亚洲像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地的廉价劳动力已经让中国失...
评分 评分2015年3月25日,国务院审议通过《中国制造2025》,目标直指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其实早在之前出版界就出过不少关于《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书籍,国内不少知名人士、媒体探讨中国制造的未来发展之路,以及中国...
评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15日公布了2016年全球企业申请注册国际专利的统计数据。 “按企业分类的统计中,我国中兴通讯(ZTE)以4123项已公开的PCT申请量排名第一,华为以3692项专利申请排名第二。排名第三的是美国高通公司,共申请2466项专利。日本的三菱电机公司和韩国的LG电...
图书标签: 创新 经济 我想读这本书 当代中国 好书,值得一读 中信书院 中信 A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完成了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的转变。除了生产全世界近半数的电脑、数码相机和厨房电器,中国的制造业把更多的精力转移到自主产品的开发中,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成为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能否顺利从中国制造转型为中国创造,决定着中国的未来,决定着每一个中国企业的命运。
面对未知的挑战与机遇,中国企业的选择与行动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以华为、海尔、联想为代表的大型企业专注于核心技术的研究,凭借大量技术专利开拓国际市场,将中国创造的能量辐射到全球。另一方面,遍布全国各地的中小型企业从自身实际出发,小步快跑、快速迭代,走出一条以低成本投入获得高回报产出的创新之路。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创新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企业的创新离不开政策的支持、离不开教育系统大批高素质人才的供给、离不开整个社会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支持。只有深刻理解中国的创新现状,才能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中发现未来的商业机会,实现突破式发展。
开篇不错
评分只有深刻理解中国的创新现状,才能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中发现未来的商业机会,实现突破式发展。
评分开篇不错
评分开篇不错
评分只有深刻理解中国的创新现状,才能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中发现未来的商业机会,实现突破式发展。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