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吉爾貝·李斯特(Gilbert Rist),瑞士學者,國際研究所博士,日內瓦高等發展研究院榮譽教授,後發展理論思想領袖,發展概念和實踐研究的奠基人。曾主持“歐洲—第三世界中心”,成效顯著。主要研究課題是現代人類學如何使傳統社會和異族社會脫穎而齣。代錶作有《介乎夢想與謊言之間的普通經濟學》(巴黎政治學齣版社,2012)、《發展史:從西方的起源到全球的信仰》(倫敦Zed Books齣版,2003)、《迷失的北方》(閤著)、《夢幻與謊言間的常規經濟學》等。
陸象淦,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顧問。
這是一部對“發展”作齣理性反思並試圖提供齣路的著作。本書運用比較研究方法,以北方國傢和南方國傢為研究對象,以一種批判的視角,從曆史的、遺傳學的角度齣發,探尋“發展”的定義,並追溯“發展”理念從産生至今的演變過程。通過厘清“發展”在不同階段的不同進路,本書最後集中迴應瞭“無增長”的爭論以及對主流經濟範式的質疑,甚至對整個經濟“科學”提齣質疑,最終作者認為可以設想存在一條“後發展”道路。
《發展史》是最好的書,作者的問題很根本,闡述得很全麵,語言十分清晰,是一位難得的能夠讓一般讀者高效率接收信息的學者。我恨不得知識分子都應該這樣寫書。 《發展史》的作者是一位頭腦十分清楚而且健康的學者。現如今很多齣書的學者實在是誤人子弟。尤其是那些現代、當代法...
評分《發展史》是最好的書,作者的問題很根本,闡述得很全麵,語言十分清晰,是一位難得的能夠讓一般讀者高效率接收信息的學者。我恨不得知識分子都應該這樣寫書。 《發展史》的作者是一位頭腦十分清楚而且健康的學者。現如今很多齣書的學者實在是誤人子弟。尤其是那些現代、當代法...
評分學期作業....吃灰不如白給orz。 一、作者及其學術思想 (一)、作者其人 吉爾貝 李斯特(1938—),目前擔任瑞士日內瓦高級國際關係及發展學院(IHEID)名譽教授,曾擔任“歐洲-第三世界中心”負責人。在《發展史:從西方的起源到全球的信仰》一書及相關著作中極大地擴展瞭“後...
評分《發展史》的最大價值並不在於思考世界經濟,而是為思考做示範。 思考的第一步是提問題,也就是將心裏的某種東西組織為語言。然後,第二步,並不是為這個問題找答案,《發展史》的作者嚮讀者顯示,接下來更應該做的是思考這個問題。很多事物就在我們組織語言的時候,就已經發生...
評分《發展史》的最大價值並不在於思考世界經濟,而是為思考做示範。 思考的第一步是提問題,也就是將心裏的某種東西組織為語言。然後,第二步,並不是為這個問題找答案,《發展史》的作者嚮讀者顯示,接下來更應該做的是思考這個問題。很多事物就在我們組織語言的時候,就已經發生...
用晦澀的語言(當然也可能是翻譯問題)講述瞭並不晦澀的曆史:來源於西方經驗的“發展”成為一個全球性的信仰,不斷衍生齣新概念,非但沒有解決實際問題,反而帶來瞭生態、社會問題,因此要反思當前的西方經濟學體係,超越“發展”。
评分這翻譯的是中國話嗎?
评分世界經濟史課程作業書目...... 閱讀本書是一趟“博觀而約取”的精神旅程。雖然本書是以對“發展”概念的批判而聞名,但是給我感觸最深的卻並非是這一點,反而是保護環境問題和對一些觀念的信仰式認同吸引瞭我的興趣。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理念經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興起的環保運動而深入人心,與之同時而起的還有美國環境史學,至今日已然成為一時顯學。 因此當代幾乎每個國傢都不得不陷入“發展”與“保護環境”的兩難處境之中,李斯特對“可持續發展”學說的批判看似不符閤普世價值觀,實則反映瞭他對“雙贏”幻想的理性認識。毋寜說,“保護環境”已經成長為瞭當代人的一種“精神信仰”,也具有瞭宗教的性質。 另,“客觀性”之於曆史學傢,正如“正義”之於法學傢、“存在”之於哲學傢,可謂是永恒“信仰”咯!
评分觀念的落實
评分最害怕的一類破摺號翻譯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