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博士,先后在田纳西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研究兴趣为中国9-11世纪的精英社会、晚唐都城,11世纪宋辽边界,死亡与丧葬礼俗等。代表作有:《长城与北宋时期的边界概念》(The Great Wall and Conceptualizations of the Border under the Northern Song),《大家族、官僚和地方实力派:晚唐中国精英的结构与流动》(Great Clansmen, Bureaucrats, and Local Magnates: The Structure and Circulation of the Elite in Late-Tang China),《宋辽边界的文化扩散与融合》(Cultural Diffusion and Hybridization along the Song-Liao Frontier)等。
发表于2025-02-24
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 Nicolas Tackett 这应该是一片博士论文。写论文的同学可以看看人家的结构,真的很好。 两个概念:中古,外国汉学界对中国从秦末到宋初的这段时间,即前200年到960年这段时期;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从士族发展起来,到东晋达到顶峰,直至唐末...
评分就论述中国史的骨架,即时代划分这一问题,内藤湖南提出过有名的“三分法”:古代(或称上古)=太古至秦汉,中世(或称中古)=后汉至五代,近世=宋代以后。内藤史学关注中国内部的阶层变迁,重点分析在政治、社会上中古贵族势力何以衰落,庶民力量何以上升,以及贵族文化的没落...
评分【因为开大会的原因,本来约的稿,临时被撤了下来;问了一圈别的媒体,大家都觉得“黄巢起义”和“门阀没落”很敏感,只能发这里了~欢迎大家转载打赏~】 在北美汉学的谱系之中,尤其近20年,相比于明清时期研究的蒸蒸日上、遍地开花,从魏晋至隋唐这近700余年的历史,从学...
评分就论述中国史的骨架,即时代划分这一问题,内藤湖南提出过有名的“三分法”:古代(或称上古)=太古至秦汉,中世(或称中古)=后汉至五代,近世=宋代以后。内藤史学关注中国内部的阶层变迁,重点分析在政治、社会上中古贵族势力何以衰落,庶民力量何以上升,以及贵族文化的没落...
评分非常精彩的著作,美国汉学家的力作,在我看来,比《叫魂》还好一些,《叫魂》胜在题材和角度新颖,微观剖析比较深入,但并非中国历史研究的主流方向,而本书则是继承陈寅恪开创的新的历史研究方法,从宏观上来研究绵延兴盛上千年的中国门阀贵族们是怎样在唐末彻底被毁灭的。中...
图书标签: 历史 海外中国研究 中国古代史 隋唐史 中古史 社会史 中国史 谭凯
中古中国的门阀大族主导了中国数个世纪,关于他们在十世纪的完全消失,长期以来困扰着历史学者。在本书中,谭凯利用新的数据手段分析了大批量的史料,解开了他们消失的谜团。他通过所掌握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社会网络分析手段,系统地探究了近数十年前出土的数千方碑志,其中大部分从未被学者研究过。谭凯广泛地采用了摘自墓志、散文和诗歌中的轶事,来丰富其论证,从而将一千年前的男女形象变得鲜活起来。《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揭示了在七至八世纪的社会、经济和制度变迁下,唐代门阀大族比我们之前所认为的更加成功。只有在880年黄巢占领长安后伴随而来的三十年大动乱时期,他们的政治影响力才因大范围的肉体消灭而崩溃。
大体没有脱离姜士彬的体系,平淡性描述较多。
评分广泛运用墓志新材料和大量的图表分析让人耳目一新。观点具有启发性。
评分就写作手法来说可读性太差了,真的是流水账加无数举例,基本没什么重点可言,标题是消亡,结果只有最后一章论述了,主要由于黄巢的原因在唐末五代时期全部被屠杀或者隐姓埋名。那么标题就不该这么写,看起来让我有种凑字数的感觉,但是本书通过墓志铭来推测历史方法确实很新奇,国外对于大数据的图表展示也很厉害
评分用诗歌和墓志数量来证明大族被消灭说服力不足
评分入了一堆“硬书”,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读完”……社科文献这半年出的书超好看。看书的跟不上人家出书的速度……// 读完了。没想到还能这么做学问哇,太厉害了。当小说看的……挺好看。
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