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海(Barend ter Haar)
牛津大学邵逸夫中文讲座教授、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曾任教于海德堡大学、莱顿大学。研究领域主要是中国社会文化史,尤其注重宗教史的研究。代表作包括Practicing Scripture: A Lay Buddhist Movement in Late Imperial China ( Honolulu: Hawai‘i University Press,2014);Telling Stories: Witchcraft and Scapegoating in Chinese History (Leiden: Brill,2006);The White Lotus Teaching in Chinese Religious History (Leiden: Brill,1992)等。
发表于2025-02-07
讲故事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一 这些谣言故事,是一种农业文明下的恐惧。谣言中的怪物,都是用有限的农村生活经验拼凑起来的。 当这些谣言跨越文化地域时,会根据不同地区做适应性的改变。比如,煞神的形象,在北部是黑眚,到长江下游是狐妖,在岭南地区是一种猴子形的鬼。你看,怪鸟、狐狸还有猴子,都是...
评分一 这些谣言故事,是一种农业文明下的恐惧。谣言中的怪物,都是用有限的农村生活经验拼凑起来的。 当这些谣言跨越文化地域时,会根据不同地区做适应性的改变。比如,煞神的形象,在北部是黑眚,到长江下游是狐妖,在岭南地区是一种猴子形的鬼。你看,怪鸟、狐狸还有猴子,都是...
评分2011年早就已经是遥远的过去了,但这年发生的一件怪事仍然让我记忆犹新。 这年3月份,因为日本发生强烈地震,核电站发生了大规模泄露,很多人都在担心核辐射会危及到一衣带水的中国。在这种焦虑惶恐的气氛中,网上突然开始流传一条谣言说“多吃碘盐可以防辐射”。普普通通的食...
评分一章还没看完,就发现两处硬伤: 第一,p258-259 引《点石斋画报》图版,误将图中的鹅毛扇当成了扫帚。这个低级失误很有“汉学”特色。只要是个中国人,无论文化高低,一般都不会犯这种错误。 第二,p269 称唐宋年间,“不管是通过活人献祭,还是通过其他象征性的层面进行的灵...
评分简单讲能成为爆款的谣言也是在改变的 从唐代的精怪化人到明清转变中的因大量非正常死亡人口产生的煞气,再到清中后期的剪辫叫魂,谣言在大框架下的相似度和延续性很值得考究。同时,作为谣言源头的生存压力也顺着相同的脉络。 从唐代的野外未开垦土地到明清时过度人口增长的社...
图书标签: 海外中国研究 历史 巫术 社会史 民间宗教 文化 民间信仰 传播学
《讲故事:中国历史上的巫术与替罪》为“国际佛教与中国宗教研究丛书”之一种,为牛津大学教授田海研究中国民间信仰文化的重要著作。
本书探讨了中国古代的几种典型故事(谣言)的流变,如老虎外婆、樟柳神、旱魃、剪辫、后宫选秀等,并就其引发的恐慌及民众针对恐慌采取的应对之法,尤其是选择替罪羊的过程进行深入分析;同时,作者还分析了地方官员乃至朝廷对故事(谣言)作出的反应。本书通过对几种具体故事(谣言)的探讨,反映了口头话语、地方记忆的强大能量,体现了民众面对谣言时的自主性及其在重新构建地方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
和小伙伴们一起翻译的成果终于出版了,希望大家捧场轻砸哈哈
评分好看,某种意义上描述了一种中国式的“农业文明恐惧”的心态图景:动物被驱逐之后,对动物袭击的再构建(以及其中的家畜隐喻);与皇权体制的互动、抗争;晚明后现代化过程到来,导致了人口流动性增加的“反应”。作者再走一步,可以再谈:是否文革就是古典驱魔的“文法延续”呢?
评分佩服田大师的阅读量,基本上把所有县志以及名家传记小说集中的群体性谣言恐慌类事件,以及妖狐鬼怪类都通读完了,还与西方的民俗故事、都市传闻进行了横向的比较,扎实的阅读功底和文献比较。。。最后通过归纳法进行比对,得出中国帝国时期人民群众的"驱魔"运动模式逻辑。。。但有点太过零碎,理论架构技术层面上比不上《白莲教》那本。。。
评分和小伙伴们一起翻译的成果终于出版了,希望大家捧场轻砸哈哈
评分如果说孔飞力的《叫魂》是想借用谣言事件来探讨国家控制问题,田海的关注点就是人民如何用谣言故事解释这个变动不安的世界,而谣言本身则是一种植根于本土文化的social construct。书里可探讨的观点太多了,比如谣言中的厌女倾向,谣言的跨洲传播可能(老虎外婆vs小红帽),文字材料在谣言传播中的无足轻重等等。
讲故事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