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泰昌,1938 年生,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人。1955 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60 年本科毕业,1964 年文艺理论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文艺报刊编辑工作。1984 年至1998 年任《文艺报》副总编、第一副总编、编审,后为报社顾问。1992 年起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79 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五、六届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七、八届名誉委员。兼任中国散文学会、冰心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顾问。
已出版散文、文学评论集约三十部。近著有《梦里沧桑》《我亲历的巴金往事》《我认识的钱锺书》《我认识的朱光潜》《我知道的冰心》《辛亥文谈》等,1983 年问世的《艺文轶话》获中国作协主办的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编有《阿英文集》《杨晦选集》《朱光潜艺文杂谈》《孙犁书林秋草》《改革开放三十年散文选》,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77—2000 年)·散文卷》等。
发表于2024-11-25
我认识的钱钟书(增订本)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作者与大师的相熟相交让人羡慕。 但一系列“新历大家”作品与后记中体现的社会活动中,透露出的信息,钱先生应并不会喜欢。 读过的书打3分者都很少,毕竟自己选购。 这个二星,实在无法提高。 两颗星星,献给从书中感受到的钱老之谦虚、严谨、低调、随和,及以书为命以作品为礼...
评分晚上睡觉前总要翻几本书,并不是一下子翻完的那种,而是一本看累了就换另外一本,比如前面看的比较深奥而有些吃力的哲学类的书,看一会就换一本比较轻松的散文或者诗歌之类,互相调剂一下疲软的大脑,重新激发自己的阅读快感。其实有很多人说晚上看书容易犯困,这样说不外乎两...
评分晚上睡觉前总要翻几本书,并不是一下子翻完的那种,而是一本看累了就换另外一本,比如前面看的比较深奥而有些吃力的哲学类的书,看一会就换一本比较轻松的散文或者诗歌之类,互相调剂一下疲软的大脑,重新激发自己的阅读快感。其实有很多人说晚上看书容易犯困,这样说不外乎两...
评分先说点不满意的: 一是很多内容大段大段引用其他人的文字,而那些文字中大多本身并无助于加深读者对钱老的理解,有充数之嫌。 二是前后不同文章中,常会重复提起同一件事,或重复同样的话。大概是这些文章分别写于不同时期吧。 三是影印的信件书稿什么的过多,开始还觉得看那些...
评分作者与大师的相熟相交让人羡慕。 但一系列“新历大家”作品与后记中体现的社会活动中,透露出的信息,钱先生应并不会喜欢。 读过的书打3分者都很少,毕竟自己选购。 这个二星,实在无法提高。 两颗星星,献给从书中感受到的钱老之谦虚、严谨、低调、随和,及以书为命以作品为礼...
图书标签: 钱钟书 文学 *三联@北京* 回忆录 传记 postgraduate 2019
本书是作者根据自己了解的钱锺书所写,亲切具体地展现了一位有血有肉的大学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书名是冰心老人1994 年建议作者采用的。
作者吴泰昌由于工作关系,从上世纪70 年代起与钱锺书、杨绛夫妇交往,历时二十多年。作者根据交往中的感性材料,和书信、题赠、签名书籍、合影等实物资料,写成此书。在书中,大师生活点滴、文坛前辈掌故,皆以平实的文字娓娓道来,并配以几十幅珍贵照片及钱锺书亲笔书信、题词手迹,滋味醇正浓厚,使读者走近一代国学大师的晚年生活。
这本书的出版,既是“亲历大家”系列的一个部分,也是表达对钱锺书、杨绛先生永远的怀念之情。
图书馆里翻看,正文没看(估计也没啥意思),图片里那些书封和题签让我眼直放光!!
评分作者在后记里强调此书不是写钱锺书传,只是写自己所认识的钱锺书的一些琐闻,然而全书真正称得上是有血有肉的琐闻的,却也屈指可数。社科院计算机室是钱锺书在80年代建议成立用来研究文学倒是第一次知道,不知能否打某些人的脸?
评分旧书新版,并无太多新见,无非从交往的经历上再次说明钱锺书的为人与治学。大概值得关注也就是书中穿插的那些图片和书信了。
评分对了解钱钟书实在是只有微小帮助 大概后辈谈论起来总是这个语气 而且是拼凑成书 时间轴混乱 东一脚西一脚 拆东墙补西墙 一个素材翻来覆去的用 没得道理 都是些耳熟能详的典故 白花钱了
评分翻阅,五星给钱老
我认识的钱钟书(增订本)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