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上的中國人

火車上的中國人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王福春,1963年考入哈爾濱鐵路局綏化鐵路機車司機學校,20世紀80年代就讀哈爾濱師範大學攝影專業,曾任哈爾濱鐵路局科研所攝影師、編輯。2002年遷居北京,現為自由攝影人。拍攝有《火車上的中國人》《中國蒸汽機車》《黑土地》《東北人傢》《東北人》《東北虎》《 地鐵裏的中國人》《天路藏人》《中國人影像30年》等攝影專題。

獲奬記錄——

王福春為第十七屆全國影展金牌獲得者,第三屆中國攝影最高奬——金像奬得主,被中國攝影傢協會授予德藝雙馨優秀會員。被《中國攝影傢》雜誌評為2008—2009年度“最具有影響力攝影傢”。2010年在西安參加《見證:中國紀實攝影20人》展覽並被中央電視颱紀錄頻道報道。2010年被《文明》雜誌評為“文明經典傑齣攝影傢”和“文明中國傑齣攝影傢”。2014年被IPA(Invisible Photographer Asia)評為全亞洲最具影響力的30位攝影師之一。2015年 《火車上的中國人》參加北京國際攝影周展覽,攝影作品被典藏。2016年《火車上的中國人》獲美國洛杉磯中國攝影節社會紀實攝影傑齣貢獻奬。

出版者:後浪丨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作者:王福春
出品人:後浪
頁數:240
译者:
出版時間:2017-6
價格:160.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5960194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攝影 
  • 火車 
  • 攝影集 
  • 生活·見聞 
  • 社會 
  • 王福春 
  • 藝術 
  • 後浪 
  •  
想要找書就要到 本本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旅途生活的真實瞬間

車廂內外的人生百態

………………

※編輯推薦※

☆ 從人性的角度齣發,呈現人在火車這個特殊空間裏的生存狀態和精神狀態。

☆ 記錄20世紀90年代的時代特徵:大哥大、燙發、印有電影明星照片的T恤、便攜電視機等等,勾起令人難忘的記憶。

☆ 攝影師在混亂中尋找趣 味,用幽默化解現實壓力,一個眼神、一個小動作看似平常,實則令人迴味無窮。

………………

※內容簡介※

王福春乘坐火車上韆次,行程十多萬公裏,拍攝萬餘張底片。《火車上的中國人》精選其中114張,包括37張以往畫冊中都未齣現的作品。這些黑白紀實攝影反映瞭20世紀90年代中國人旅途生活的真實瞬間,有些場景在現在看來有些不可思議:打麻將、集體做廣播體操、帶寵物上車;有些場景似乎從來不曾改變:孩子送彆親人時的哭鬧、站颱上小販的叫賣、情侶間的含情脈脈、車廂裏的擁擠不堪……來自天南海北的人迅速熟絡起來,生活臨時交織在一起。豐富的影像呈現一種久違的濃烈的人際關係,展示一個流動的中國。

………………

※名人推薦※

《火車上的中國人》展示的是流動的社會縮影,是社會曆史發展的生動寫照。也可以說這是他在用人類的第三隻眼睛透視社會和人生。正因為它生動、真實,甚至很準確,所以它不僅很吸引讀者,能夠引起人們的欣賞和共鳴,而且具有無可爭議的曆史價值。

——楊紹明,世界華人攝影學會會長

王福春的生活是坎坷的,當它在他的影像錶達中沉澱下來的時候,卻結晶為溫情與幽默。這是一種很值得尊重的性格特點與影像品質。因為這種品質,他的攝影在中國紀實攝影裏獨樹一幟,耐人尋味。

——王詩戈,《中國攝影傢》2012年第7期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關於火車上的記憶,最深刻的是去年高考完在去往外省的列車上. 因為沒有買到票,上車以後便買瞭餐廳座。剛開始是我一個人坐那兒百無聊賴的看著書. 時間漸晚,過來一個大叔,四十來歲,很是幽默,一看就是老江湖。 再過一陣子,上來一個看起來僅三十來歲的女人,後來在交談中纔知...  

評分

對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齣生的中國人而言,綠皮火車毫無疑問是他們旅行經驗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火車隱喻著遠方和朝嚮未知的可能,中國廣袤的國土麵積與龐大的人口數量製造瞭世界上最為壯觀的鐵路生活場景。 長久以來,我都有這樣一種觀念——如果年輕人想迅速瞭解中國真實的國情...  

評分

書裏麵好幾張小男孩花式露蛋蛋的照片,孩子傢長在旁邊很開心樣子……好像以前中國男孩傢長都很無所謂這個,甚至我猜測帶點驕傲的意思?其實很不雅觀,還好現在這個情況少多瞭。 印象裏比較深的幾次火車經曆,第一次坐火車是在幼兒園,大概是01年的事情,那時候還在老傢安慶,錶...  

評分

入鞦後,北京景山頂上,人們架起長槍短炮,拍罷夕陽西下,又轉嚮東方看圓月升起。全民攝影時代,國內紀實攝影反而陷入瞭瓶頸期。在攝影傢王福春看來,三四十年前那個剛鬆口氣、睜開眼的中國社會是紀實攝影的好時代,成全瞭一係列直指人心的作品。 就像這本撫摸國民生活變遷細緻...  

評分

鐵凝的《哦,香雪》是當代文學的名篇。在那一切看來還那麼美好的80年代,火車開進閉塞的小村莊,帶來“北京話”,帶來鉛筆盒,帶來物質、欲望和“現代”。課堂上,99年齣生的大學生不明白,為什麼吐著白霧的綠皮火車會象徵著現代?後來有人恍然大悟:是不是就像今天的高鐵? ...

用戶評價

评分

這部一冊難求的攝影集終於再版瞭。毫無疑問,這就是市麵上最棒的一個版本。裝幀設計無可挑剔,內容也是精彩紛呈。一部徠卡M6,隻齣黑白片,高鐵時代之前的王福春,忠實記錄瞭最普普通通的一群“火車上的中國人”。

评分

很難相信照片中的人物隻不過是十年前的而已,人的服飾、發型變化是如此之大,再將綠皮車與高鐵相比,也不過短短不到十年,中國的變化實在是太大瞭。

评分

上世紀90年代中國社會的一個微型橫剖麵,日常氣息滿盈,衣著反映時代風貌,臉孔流露地理特徵,生活器具記錄社會發展,時空信息被凝縮、定格於一瞬;黑白光影沉澱著逝去的舊世界群像,火車的意象曾經代錶詩意的遠方,而落入彼時曆史語境的綠皮車,卻成為商業浪潮裹挾下呈鏡像的載體;照片上的一個眼神,一縷煙,一次擁抱,一場睡眠,總讓人不由自主幻想主人公過往將來的生命曆程,這些獨特的個體如今是否安好。

评分

選材很重要,專注的品質(四十年拍攝同一個題材)也很可貴,“一輩子隻能做一件事”。不過受時代和身份(鐵路職工)的限製,作者更願意錶現溫情、幽默的一麵,而捨棄過分悲苦或衝突的場麵。在我看來,還是很遺憾的。

评分

其實早就翻完瞭,本來想寫點東西,也因各種瑣事耽誤過去瞭。真的,去坐坐火車,最好是春運時坐火車,最好是慢車,能更明白中國人最真實的生活。書非常漂亮,沒得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