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斯洛伐克)马立安·高利克 编者:叶隽 译者:刘燕
马立安·高利克 出生于斯洛伐克,1953一1958年就读于布拉格查理大学,师从捷克汉学家普实克(JaroslavPruek,1906一1980),学习远东史和汉学,属于“布拉格汉学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欧美享有盛誉的国际比较文学学者。1958一1960年高利克到北京大学选修中国文学,师从吴组缃。除母语捷克语和斯洛伐克语,他精通英语、德语、汉语,同时也掌握俄语、拉丁语等。高利克一生致力于中西文学的比较研究,特别是在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领域里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主要著作有《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1917—1930)》《中西文学关系的里程碑(1898—1979)》《中国现代思想史研究》《翻译与影响:圣经与中国现代文学》等,并翻译出版了老合、茅盾等人的作品。2003年获斯洛伐克科学院最高荣誉奖,2005年获“亚历山大—洪堡奖”。刘燕,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跨文化研究院,文学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中西基督教文学与女性文学研究。
发表于2024-12-23
从歌德尼采到里尔克--中德跨文化交流研究/中德文化丛书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标签: 高利克 文学研究 尼采在中国 尼采 哲学 文学 德语 中德文化交流
从歌德、尼采到里尔克时代,德国文学、哲学、文艺思潮对20世纪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马立安·高利克、叶隽编著、刘燕编译的《从歌德尼采到里尔克--中德跨文化交流研究》收录了国际知名汉学家马立安·高利克先生有关中德文化交流领域四十余年的15篇研究硕果,主要围绕歌德、尼采两位文学界与哲学界巨匠,涉及斯宾诺莎、里尔克及德国表现主义批评家等在中国学界的翻译、接受与传播,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与作家(如张君劢、胡适、张闻天、郭沫若、茅盾、冯至、顾城等)对德国文化与文学的译介、阐释与创造性误读。全书为中德文学、文化的跨文化沟通与理解,提供了一个来自中欧汉学家的“他者”视角。其研究方法灵活多样、资料详实厚重、考证细致入微,结论具有启发性,充满真知灼见。作为尼采在中国研究领域的最早汉学家,高利克先生的学术敏锐性与洞察力令人钦佩难忘。
先吐槽研究生团队的翻译。不同篇目译名不统一就罢了,把果戈里译成“戈格尔”也是佩服。史料不可谓不充足,也偶尔有些好的脑洞,但论证和结论较弱。倒是记录的和冯至、顾城、周国平、顾彬、张钊贻、冯铁等人的往来八卦很是有趣。
评分先吐槽研究生团队的翻译。不同篇目译名不统一就罢了,把果戈里译成“戈格尔”也是佩服。史料不可谓不充足,也偶尔有些好的脑洞,但论证和结论较弱。倒是记录的和冯至、顾城、周国平、顾彬、张钊贻、冯铁等人的往来八卦很是有趣。
评分先吐槽研究生团队的翻译。不同篇目译名不统一就罢了,把果戈里译成“戈格尔”也是佩服。史料不可谓不充足,也偶尔有些好的脑洞,但论证和结论较弱。倒是记录的和冯至、顾城、周国平、顾彬、张钊贻、冯铁等人的往来八卦很是有趣。
评分先吐槽研究生团队的翻译。不同篇目译名不统一就罢了,把果戈里译成“戈格尔”也是佩服。史料不可谓不充足,也偶尔有些好的脑洞,但论证和结论较弱。倒是记录的和冯至、顾城、周国平、顾彬、张钊贻、冯铁等人的往来八卦很是有趣。
评分先吐槽研究生团队的翻译。不同篇目译名不统一就罢了,把果戈里译成“戈格尔”也是佩服。史料不可谓不充足,也偶尔有些好的脑洞,但论证和结论较弱。倒是记录的和冯至、顾城、周国平、顾彬、张钊贻、冯铁等人的往来八卦很是有趣。
从歌德尼采到里尔克--中德跨文化交流研究/中德文化丛书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