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拉夫·尼金斯基
20世纪初充满传奇色彩的芭蕾舞艺术家。1900年进入圣·彼得堡皇家芭蕾舞学校学习。18岁时便以天才的表演闻名全俄。1909年加入佳吉列夫创建的芭蕾舞团,编排、演出了《牧神的午后》《春之祭》等不朽的巨作。1919年,这位国际舞坛的耀眼明星在时代的浪潮和“凡尘俗务”的纠葛之中很快陨落了,之后的几十年在精神疾病的折磨中度过,再也没有能够回来。
他的表演常令观众神魂颠倒。在短暂而辉煌的舞蹈生涯中,他打破古典芭蕾的范式,创造了大量崭新的动作元素。他的天赋无与伦比,只用一个大跳就能从台前飞越到台后方,并且能在飞跃中改变方向,还能够在空中两腿交叉击打12次。为了纪念他而设立的“尼金斯基奖”已成为舞蹈界的“奥斯卡”。世上已无尼金斯基,我们只能从“冰王子”普鲁申科的《献给尼金斯基》中看到这位“舞蹈之神”的影子。
书中字字血泪,是尼金斯基在病中写下的时而堕入癫狂时而又竭力保持理智的作品,记述了尼金斯基悲惨的童年、他的艺术生涯、他与家人紧张而脆弱的关系、人世的跌宕、宗教和政治信仰、黑色的绝望和在神的世界里追逐的焦虑。在手记里,除了家人,佳吉列夫、马辛、斯特拉文斯基、理查德·施特劳斯、达尔文、托尔斯泰、尼采、左拉、梅列日科夫斯基、劳合·乔治、克列孟梭、威尔逊等不同领域的人物时隐时现,他们让尼金斯基快乐、悲伤、迷茫、挣扎或者绝望,拉扯着这敏感的灵魂向神靠拢,又向悬崖靠近。
最近看了这部书,奇怪的是宗教的很多和性总会纠缠在一起,譬如他谈自己的女儿手淫,谈自己手淫(果戈理手淫也是第一次知道),说自己在巴黎找妓女,又说最后对妻子没有性欲…… 不过全书非常忧伤,非常的俄罗斯。 我看这部书完全是因为卓别林在自传里提到了他,...
评分此文为转载,原帖作者荷之舞,原帖链接http://tieba.baidu.com/f?kz=909513645 彼得鲁什卡 上世纪最伟大的舞蹈家瓦斯拉夫·尼金斯基(VaslavNijinsky)的墓前,呆坐着形单影只的铜像——彼得鲁什卡(Petrushka)。这是舞者生前最负盛名的角色之一,也是舞者本人...
评分有几处读着觉得有些不通,去找了俄文版对照后发现应该是错译。 这里姑妄纠正两处较为主要的。如果以后发现其他错译再回来更新。 *我那时害怕生命,因为我还很年轻,才结婚5年,我和佳吉列夫一起生活也有5年。* 结婚5年应该是在1919年,也就是尼金斯基写作这本手记的时间,而...
评分尼金斯基是花一样的美男子,在玫瑰花丛中穿窗而过。 在他逐步失去理智,朝着人生另一角色走去的时候,写下了《尼金斯基手记》。关于他的种种,很多已失传,无从考证。只有“舞蹈之神”,“世界第八奇观”,“一次腾空跳跃,两腿迅速完成前后交叉击打10次的纯粹天才”这些美好的...
评分最近看了这部书,奇怪的是宗教的很多和性总会纠缠在一起,譬如他谈自己的女儿手淫,谈自己手淫(果戈理手淫也是第一次知道),说自己在巴黎找妓女,又说最后对妻子没有性欲…… 不过全书非常忧伤,非常的俄罗斯。 我看这部书完全是因为卓别林在自传里提到了他,...
重复而神经质的絮叨,让我读这本书的时候真的感觉快要窒息了。
评分牧神在午后做什么?除了性与美的欲望。
评分“我不害怕生活,所以我不需要钱。”
评分他好像是明白的。总有好多好多人,好难。我有时候觉得他烦,有时候又想和他一起哭。
评分不明白选删节版的意义何在以及这个翻译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