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尔·贝娄(SAUL BELLOW,1915—2005),美国作家。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拉辛,在蒙特利尔度过童年。一九二四年,举家迁至美国芝加哥。一九三三年,贝娄考入芝加哥大学。两年后,转入西北大学,一九三七年毕业,获得社会学和人类学学士学位。同年,赴威斯康星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之后长期在大学执教。
一九五三年出版的《奥吉·马奇历险记》使他一举成名,奠定了他的文学地位。其后,陆续出版了《雨王亨德森》(1959)、《赫索格》(1964)、《赛姆勒先生的行星》(1970)、《洪堡的礼物)(1975)等。这些作品袒露了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苦闷,从侧面反映了美国当代“丰裕社会”的精神危机。此外,贝娄还出版过中短篇小说集、剧本,以及游记。
贝娄的一生可以说是集学者与作家于一身,他在创作上继承了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某些传统,并采用了现代主义的一些观念和手法,强调表现充满矛盾和欲望的反英雄。他曾三次获美国国家图书奖,一次普利策奖;一九六八年,法国政府授予他“文学艺术骑士勋章”;一九七六年,由于其作品“融合了对人的理解和对当代文化的精妙分析”,贝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发表于2025-01-24
拉维尔斯坦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在巨大的头脑里,作者竟然陪同着我们一起拜访了他的往昔回忆.那么真切,历历再目,三维电影也不外如是. 又仿佛大家共同琢饮着美酒,一杯一杯,又一杯. 再来,是天空里的华尔兹,狐步,恰恰. 谢幕时分,仿佛是不尽的微笑,感谢,感谢. 巨大的能量体,燃烧,是美国,是欧洲,是拉维尔斯坦,是...
评分尽管詹姆斯·伍德盛赞贝娄在八十五高龄还能“如此丰沛地充满着他过去瀑布般的力量”,写下《拉维尔斯坦》,在写作的韧性上直追托尔斯泰与托马斯·曼( 自然,伍德是贝娄迷,听听这句论断就知道了——“索尔·贝娄或许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这里的最伟大意味着最多产...
评分《拉维尔斯坦》通过记录拉维尔斯坦这位频临死亡的哲学教授的最后岁月,梳理了人物的鲜明个性和思想特征。索尔贝娄深入生活的实质,他善于把学术思想委婉植入人物谈话和流水账般的叙述中,时而无收揽的铺排,时而严谨论调,机灵调侃,插诨打科,零碎又自成体系。如果细致梳理美...
评分“实在很难想象像拉维尔斯坦这样的人已经与世长辞了。” 索尔贝娄发出的感叹。“因为在一片鸟儿的聒噪声中,听不见他的话。”现代的民主社会恰如这聒噪的丛林,那些卑下的鸟儿却在不停地发出噪音,将高贵灵魂的声音都淹没了。拉维尔斯坦不再了,而聒噪的鸟儿们却仍在继续。 “...
评分写作是一件极费精力之事,没有哪一类艺术家像作家一样伏在书桌上度过那么绵长的日夜。一种依靠脑力与勤奋才能完成的创作,将随着年岁遭遇衰退的困境。这是为何作家的巅峰之作往往出自四五十岁壮年之际,在步入花甲之年后开始急剧衰退。这同样解释了作为作家的村上春树需要每日...
图书标签: 索尔·贝娄 小说 美国文学 美国 文学 @译本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集
《拉维尔斯坦》是索尔·贝娄的最后一本小说,触碰了性、爱欲、死亡和精英政治等多个命题。八十四岁的贝娄以著名学者艾伦·布鲁姆为原型,讲述了学者拉维尔斯坦和作家齐克之间的友谊和对话。
拉维尔斯坦是著作等身、富有的政治学教授,享受物质和精神双重的精英地位;齐克则是一个面临婚姻危机的中年作家,也是拉维尔斯坦隐秘的门徒——罹患艾滋病的拉维尔斯坦追慕永恒,却也不放弃任何可能的世俗的享乐、他委托奇克为自己撰写传记,讲述自己对人类最重要命题的见解——后者得以窥见一个高等知识分子的虚荣、真诚和恐惧。
在拉维尔斯坦死后,齐克和拉维尔斯坦的学生罗莎曼结婚,在加勒比海边一次食物中毒的濒死体验中,回溯自己对生命和拉维尔斯坦的思考。
拉维尔斯坦是索尔·贝娄的第13部长篇小说中《拉维尔斯坦》的人物。小说的主人公拉维尔斯坦实际上是根据他的老朋友、《美国意识的终结》的作者、已故的阿兰·布鲁姆的形象写成,而老作家齐克则是贝娄自己,小说讲述了一位现代的苏格拉底逐步走向死亡的故事。
《拉维尔斯坦》是窥见美国高等犹太知识分子学院和精神生活绝好的文本。
索尔·贝娄的又一部鲍斯韦尔-约翰逊小说,通过分身来叙述的悼念,在回忆中进行的审视,在彼此的理解后,意识到个体的不完整性(爱情的本质是需要),达到两颗心的契合。
评分施派的逼格
评分施派的逼格
评分施派的逼格
评分写知识分子,写出了智力的较量。什么样的人,才会有什么样的朋友。奈何读者只注意到了阿兰·布鲁姆的私生活。
拉维尔斯坦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