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罗特(1894—1939),二十世纪上半叶最重要的德语作家之一,出生于奥匈帝国东部边境的加利西亚小镇(今波兰东部)。1916年至1918年在奥匈帝国军队服役,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在维也纳和柏林当新闻记者。平生著有十三部长篇小说和大量的短篇小说以及散文作品,主要作品有:《拉德茨基进行曲》《皇帝的陵寝》《约伯:一个犹太人的命运》等。
发表于2025-04-18
拉德茨基进行曲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标签: 小说 奥匈帝国 约瑟夫·罗特 奥地利 历史 外国文学 外国小说 拉德茨基进行曲 命运交响曲 奥匈帝国的末日 特罗塔家族的兴衰
《拉德茨基进行曲》通过描写特罗塔一家四代从1859年到1916年的经历,反映了哈布斯堡王朝的逐步衰落。“拉德茨基进行曲”原本是对1813年前后反拿破仑的奥地利统帅拉德茨基和对哈布斯堡王朝往昔的颂歌。这部小说以此命名,表达了作者对帝国往昔的怀念,是作者唱的“一首奥地利的安魂曲”。面对20世纪的现实,作者深知奥匈帝国的“荣华”已经不可能恢复。
————————————————————————————————
编辑推荐
1.约瑟夫•罗特的《拉德茨基进行曲》和托马斯•曼的《魔山》、歌德的《亲和力》、卡夫卡的《审判》等一同获得《理想藏书》德语文学排名的前十,并同时获得最佳德语小说第八名。
2.《拉德茨基进行曲》英文首版时,得到了两位诺贝尔文学获得者库切和戈迪默的推荐,戈迪默还为《拉德茨基进行曲》撰写了长篇导读。
3.《拉德茨基进行曲》是一部哈布斯堡王朝的史诗!也是约瑟夫•罗特最具代表的作品。
4.《拉德茨基进行曲》写的不止是特罗塔家族的命运,它也像征了整个奥匈帝国的兴衰消亡,作者把对帝国往昔的审视与怀念,全都倾注在他这部最为平实、看似平淡,却血脉喷张的作品里。
————————————————————————————————
名人推荐
一部杰作……约瑟夫·罗特的所有作品无异于是他运用现代小说写作技巧创作完成的一部悲剧集合体。除了托马斯·曼以外,任何一个其他的当代作家都无法达到像他这样的创作的整体性。他为我们竖立了一根永远不会停止攀爬的梦想标杆——卢卡斯把它称之为无法达到的目标。
——纳丁·戈迪默 199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二十世纪德语文学中最深刻、最优秀、可读性最强的文学作品之一:它和托马斯·曼,阿尔弗雷德·德布林以及罗伯特·穆齐尔的最优秀的作品相媲美。
——哈罗德·布鲁姆 当代美国著名文学理论家 《西方正典》作者
这是一本关于奥匈帝国末日的书,一本关于社会和人的末日的读本,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写就的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 爱伦堡,爱创解冻文学潮流的苏联犹太人作家
————————————————————————————————
媒体推荐
《拉德茨基进行曲》是约瑟夫·罗斯的最伟大的文学巨著。作品通过特洛塔家族的经典传奇故事反映了一战前夕奥匈帝国的社会生活,是一幅文明衰落的完美画像,对于我们这个时代也具有普遍性的意义。
——约翰·库切 《纽约书评》
家族的衰落毁灭与帝国的分崩离析交织在一起,祖国已经不复存在。
评分祖父下意识的救了皇帝的命而被封为男爵,从而为自己的儿子和孙子带来了几十年的荣耀。孙子年少时严格且略显无情的家教可能对其成年后的颓废和不作为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个人的命运很难逃过大时代的变化。3.5星吧。
评分最后提着水桶死去的特罗塔真有一种“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即视感,颓废折腾了这么多年,这个僵尸一样的国家终于走到了自己的尽头
评分【藏书阁打卡】之前没有怎么听过罗特的名字,知道这本书才让我对他产生兴趣。这本通过一个家族三代人的历史去描绘一个“美好年代”逝去的奥匈帝国。和茨威格相比,罗特的怀旧情结可能更加明显一些。 在这本书中,奥匈帝国的衰亡并不是因为一战,战争只是帝国死亡的一个结果。这种描述社会巨大变迁的小说中外都有很多,但是从读者的角度,后世之人得到感受远远不如同代的读者那种悲伤又无奈的心情,吝于表达同情的读者,可能关注点更多的放在了父子关系和家族命运上,这部小说无疑是宿命式的,所有的人物都是在向一个确定的人生结局进发。作者用一首乐曲作为小说的标题,这本书自然绕不开“音乐性”这个话题(话说这首曲子真的是太普及了,但是大家都不知道本名罢了),书中反复出现的音乐元素,帝国的荣耀,都在一点点融化在时代的大潮中。
评分细细地读过,沉浸在哈布斯堡王朝逐渐走向灭亡的故事里,一场战役改变一个家族,卡尔约瑟夫就像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缺乏追求自由的勇气与行动,是这个时代也是最爱他的父亲束缚了他的一生,不要酗酒,不要赌博,也不要战争。
拉德茨基进行曲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