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麦金太尔(1929— ) 早年就读于曼彻斯特大学,先后执教于曼彻斯特大学、利兹大学、波士顿大学与维特比德大学,现任美国鹿特丹大学哲学系麦克马洪与哈克荣誉教授。麦金太尔是当代西方最重要的伦理学家之一,伦理学与政治哲学中社群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麦金太尔以其大量的著作,对摩尔以来的元伦理学进行了不懈的攻击。他的重要著作《追寻美德》(1981)、《谁的合理性,谁的正义》(1988)以及《三种对立的道德探究观》(1990),在对西方现代性的根源的追溯中,促进了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在当代的复兴。
发表于2025-04-08
德性之后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整体上将宋译本在很多地方也还是颇为用心地进行了翻译,整本书的阅读比较流畅,没有浓重的欧化语言的滞碍感,其实阅读此书最大的困难还是在伦理学历史和知识的掌握,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铺垫,直接阅读麦金泰尔实在不是很好的选择。 麦金泰尔的几处核心词汇,宋继杰译本也都有...
评分1麦金太尔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选择的是什么 在现代商业社会,一切都只是交换价值,是否还存在着绝对的价值?康德认为绝对的价值即是理性存在者——人格中的人性,但是按照《追寻美德》,麦金太尔虽没有提“绝对价值”,却的确说到了“内在利益(善好)”(internal good),而内...
评分种种追寻都摆脱不了现代世界的黑暗。麦金太尔虽然说自己不是悲观主义者,但那只不过说明他不是我们所说的一般的悲观主义者罢了。同维特根斯坦的某些论述对比一下会很有意思。他们把世界的黑暗视作它的本性,而非它的某种走向或某种趋势。作为一盏明灯,让我们清醒的没入黑暗。 ...
评分除前序后跋外,全书共十八章,可分三部分,前八章为第一部分,第九章 “尼采抑或亚里士多德?”为第二部分,第十到十八章为第三部分。 追寻德性的讨论(无论是伦理思想史对“德性”概念演变的梳理,抑或是对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 的现代性辩护)集中于书的后九章,前八章跟...
评分整体上将宋译本在很多地方也还是颇为用心地进行了翻译,整本书的阅读比较流畅,没有浓重的欧化语言的滞碍感,其实阅读此书最大的困难还是在伦理学历史和知识的掌握,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铺垫,直接阅读麦金泰尔实在不是很好的选择。 麦金泰尔的几处核心词汇,宋继杰译本也都有...
图书标签: @译本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德性之后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