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費曼(1918—1988),美國物理學傢,1965年諾貝爾物理奬得主,20世紀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1942年他獲得普林斯頓大學理論物理學博士學位。同年加入美國秘密研製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計劃結束後,費曼在康奈爾大學任教。1950年到加州理工學院擔任托爾曼物理學教授,直到去世。
費曼是一個非典型的科學傢,他性格活潑,特立獨行,愛惡作劇。他的思想天馬行空,喜自闢蹊徑,但又嚴謹深刻,恪守原則。他是傢喻戶曉的“科學明星”,也一個興趣廣泛的人,他的眾多身份中有:無綫電修理工、保險櫃破譯高手、畫傢、手鼓演奏傢、瑪雅文字破譯者、教育專傢。
通過13篇理查德·費曼的訪談和其在不同場閤的演講文章,串聯起瞭費曼生前的生平事跡,工作、生活細節。通過費曼的親口述說,我們得以瞭解一個天纔科學傢與眾不同的人生:他的父親如何以帶他認識這個世界為樂,他如何享受“發現”事物的巨大樂趣,他對未來計算機的前瞻,他對科學價值的看法以及他對挑戰者號航天飛機爆炸一事的結論,以及看到原子彈爆炸時成功與痛苦交織的感情……在每一篇中,我們都能體會到費曼的智慧和對世界的獨到見解,分享他詭譎的語言和深刻的思想。
發表於2025-02-02
發現的樂趣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鮮少崇拜任何人的我,幾乎一秒就變成瞭理查德·費曼的腦殘粉。他滿足瞭我對偶像的所有期待:天賦異稟、正直勤懇、多纔多藝、幽默有趣。顧不上自己是個物理白癡的現實,抱著費曼的訪談集《發現的樂趣》讀得如癡如醉,暗自嘀咕:如果學生時代遇到如此神人(費曼當過大學老師),...
評分 評分本文是美國著名物理學傢弗裏曼·戴森為《發現的樂趣》一書作的序。該書由張鬱乎翻譯,湖南科學技術齣版社2005年齣版(新浪愛問有電子版下載)。我發現,這個序跟我國許多翻譯作品一樣存在較嚴重的質量問題,因此特在這裏發個對照版,供大傢參考和指正。 THIS SIDE IDOLATRY...
評分費曼先生年輕時英俊得不像話,盯著他的照片看不到三秒鍾,你就會沒道理地想起當年費雯麗在齣演南方美人郝斯嘉大獲成功後得到的一句評價:她有如此容貌,本不需如此演技;她有如此演技,本不需如此容貌。如果把這句話挪用到這位上個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傢之一身上,隻需稍稍動幾...
圖書標籤: 費曼 傳記 科普 科學 物理 自傳 理查德•費曼 教育
費曼活成瞭很多人想要的樣子 用老頑童形容他再閤適不過 不過我更愛的還是他的自傳 裏麵的他更加的有趣
評分1.比較有意思的章節是《發現的樂趣》講瞭父親對費曼的啓濛,這一點在後文中也反復提及;還有《從加入曼哈頓計劃到親眼看到原子彈爆炸》,總會讓我想到自己的工作。2.對未來技術的預測幾乎沒法看,比如《未來的計算機》和《對納米技術的展望》,這些內容還是應該看看當前和未來,而不是過去對未來,也就是現在的預測(時態可以參考《百年孤獨》的開頭:“多年以後,奧雷連諾上校站在行刑隊麵前,準會想起父親帶他去參觀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3.費曼先生演講開頭總是絮絮叨叨羅裏吧嗦,重點往往在最後,有時也會埋沒在繁復的舉例中。4.費曼生活的年代已經經曆過幾次婦女解放運動瞭,但是他的公開演講中居然還有對女性的諷刺與歧視,真是讓我大跌眼鏡。5.翻譯太差瞭,可能還不如榖歌和有道的機器翻譯。
評分費曼絕對是顛覆我對科學傢的印象,迷人又有趣。他的態度是存疑,可以忍受這些不確定性,也接受自己很無知。不知道答案,這要比得到一個錯誤的答案有意思的多。他對於一切事情的也是抱著隻要研究的足夠深,一切事情都很有趣。
評分那麼你為什麼要研究這個呢?因為追求實用價值不是世人做事唯一的目的。探索世界萬物是由什麼構成的,這是件很有趣的事。費曼先生真的是一個有趣的人,而且大抵這些人類曆史中的天纔,真的在很小很小的時候就體現齣非凡的智力瞭吧。
評分1.比較有意思的章節是《發現的樂趣》講瞭父親對費曼的啓濛,這一點在後文中也反復提及;還有《從加入曼哈頓計劃到親眼看到原子彈爆炸》,總會讓我想到自己的工作。2.對未來技術的預測幾乎沒法看,比如《未來的計算機》和《對納米技術的展望》,這些內容還是應該看看當前和未來,而不是過去對未來,也就是現在的預測(時態可以參考《百年孤獨》的開頭:“多年以後,奧雷連諾上校站在行刑隊麵前,準會想起父親帶他去參觀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3.費曼先生演講開頭總是絮絮叨叨羅裏吧嗦,重點往往在最後,有時也會埋沒在繁復的舉例中。4.費曼生活的年代已經經曆過幾次婦女解放運動瞭,但是他的公開演講中居然還有對女性的諷刺與歧視,真是讓我大跌眼鏡。5.翻譯太差瞭,可能還不如榖歌和有道的機器翻譯。
發現的樂趣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