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克·阿尔谢尼耶夫(1872--1930年)是沙俄军官,俄国地理学会会员,俄国东方学会会员:曾任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博物馆馆长,俄国地理学会阿穆尔(黑龙江)分会会长。《在乌苏里的莽林中》是他的主要著作之一,由《乌苏里地区之行》和《德尔苏·乌扎拉》两部分组成,记述他在1902年.1906年和1906一1907年在这一地区的考察活动,内容丰富而引人。对当时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形地貌都有详细的记述,特别是对赫哲人德尔苏的刻画,极为经典传神。
发表于2025-04-10
在乌苏里的莽林中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如果不是因为要捐掉,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看。听说同名电影的盗版碟都买不到,不过也不打算看啦。有些书放在家里,根本不会看,还不如捐给图书馆,或许因为这本书,会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也说不定呢,嘿嘿。 110803晚外公家
评分如果不是因为要捐掉,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看。听说同名电影的盗版碟都买不到,不过也不打算看啦。有些书放在家里,根本不会看,还不如捐给图书馆,或许因为这本书,会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也说不定呢,嘿嘿。 110803晚外公家
评分本书所写的莽林就是指乌苏里江东岸地区,这一地区的核心城市是乌苏里江入黑龙江交汇处的哈巴罗夫斯克,中国叫伯力。那么为什么叫哈巴罗夫斯克呢,就在这里看看俄罗斯著名的民族英雄的“事迹” 注意在此文回复中有150周年大庆的盛况 http://www.backbird.com/dispbbs_10_380173...
评分弗·克 阿尔谢尼耶夫考察西伯利亚原始森林时,遇到了一位赫哲族猎人德尔苏·乌扎拉,请他做向导。流浪猎人乌扎拉譬觉灵敏 对山林无比熟悉 能嗅到动物的气息。辨别人和动物的足迹等等。他凭借高超的生存本领,数度帮助阿尔谢尼耶夫和他的队伍渡过难关,多次救了阿尔谢尼耶夫等人...
评分如果不是因为要捐掉,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看。听说同名电影的盗版碟都买不到,不过也不打算看啦。有些书放在家里,根本不会看,还不如捐给图书馆,或许因为这本书,会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也说不定呢,嘿嘿。 110803晚外公家
图书标签: 西伯利亚 游记 远东 俄罗斯 苏俄文学 滨海边疆区 关于旅行 阿尔谢尼耶夫
德尔苏·乌扎拉是乌苏里地区的一个猎人,为本书作者担任向导。在俄罗斯,他被视为“森林之子”。 他善待生灵万物,与飞禽走兽、草木为友,虽然以狩猎为生,却绝不滥杀滥捕。作者通过德尔苏·乌扎拉的形象,把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摆到世人面前,呼吁人们保护自然。
读完这本以后心情还是挺复杂的。也不奇怪这书当初会被当做毒草,里面的中国人很多时候都是以一种剥削者、侵略者的形象出现的,而其他少数民族则是淳朴善良的被侵略被剥削对象,还涉及到了乌苏里地区归属的敏感问题。但是公平地讲,这应该属于时代的局限性,而且一定程度上闯关东的边民确实是有这些问题的,不能事事都太上纲上线。就主题来说,德尔苏代表的是一种泛灵论的自然伦理体系以及纯真质朴的生活方式,最后的德尔苏之死尤其具有象征意味,这与浪漫主义反思工业革命的风格倒是有几分相似,需要进一步解读的话会是一个好的切入点。
评分结尾仓促
评分读完这本以后心情还是挺复杂的。也不奇怪这书当初会被当做毒草,里面的中国人很多时候都是以一种剥削者、侵略者的形象出现的,而其他少数民族则是淳朴善良的被侵略被剥削对象,还涉及到了乌苏里地区归属的敏感问题。但是公平地讲,这应该属于时代的局限性,而且一定程度上闯关东的边民确实是有这些问题的,不能事事都太上纲上线。就主题来说,德尔苏代表的是一种泛灵论的自然伦理体系以及纯真质朴的生活方式,最后的德尔苏之死尤其具有象征意味,这与浪漫主义反思工业革命的风格倒是有几分相似,需要进一步解读的话会是一个好的切入点。
评分作者的文笔不错,把一个原生态的世界展现给读者,看着很放松,挺喜欢
评分适合冬天坐在炉火旁看,烤馍馍,喝茶,抽烟
在乌苏里的莽林中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