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1895—1976)
福建龙溪(今漳州)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1922年获美国哈佛大学硕士学位,1923年获德国莱比锡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曾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务。1928年编著《开明英文读本》,风行全国。1966年定居台湾。以《京华烟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林语堂是一位以英文写作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因翻译“幽默”(Humor)一词,以及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三本杂志,提倡幽默文学,赢得“幽默大师”的美名。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代表作品有《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红牡丹》《风声鹤唳》《苏东坡传》《武则天传》《孔子的智慧》等。
发表于2025-02-25
苏东坡传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曾和一位男性友人讨论过有关才子才女的话题。他对于“才女”这个称呼有很多的意见,我想大概是来源于他的生活。没办法,谁让那么多形形色色女子在他面前自称才女呢?生生让这个词变味,稀释了。当然,他是学工的,不论是在德国还是在中国,都是上的僧多粥少的工科大学。所以,...
评分这是大学语文老师,对苏东坡的评论,我认为再合适不过了。 1036年,苏东坡降生,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世人发出了“眉山生三苏,草木尽皆枯“的感慨。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中“进士”。神宗熙宁(1068-1085)年间,因与王安石新法的政见不合,被迫离京...
评分“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不好人”这是苏东坡对他的弟子说的几句话,再合适不过地形容了这个元气淋漓、亦庄亦谐、丰沛敦厚、胸怀旷达的诗人,这个用或梦幻、或狂放、或温润、或遒健的文字照亮了几千年华夏文化精神世界的偶像。 林语堂先生的这...
评分最后一章讲到太皇太后的时候,偶然出现这样几句话——“在对人终极的判断上,我们仍然逃不出两个基本的形容词‘好’与‘坏’。”当阅尽作者的一切叙述,全书几近完结之时,看到这样的话,实在是个莫大的讽刺。原来林语堂先生也知道只把人分成好人和坏人是不妥当的,那这整个一...
评分“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不好人”这是苏东坡对他的弟子说的几句话,再合适不过地形容了这个元气淋漓、亦庄亦谐、丰沛敦厚、胸怀旷达的诗人,这个用或梦幻、或狂放、或温润、或遒健的文字照亮了几千年华夏文化精神世界的偶像。 林语堂先生的这...
图书标签: 传记 苏东坡 林语堂 历史 人物传记 宋朝 湖南人民出版社 文学
苏东坡虽文章闻名天下,仕途却历尽艰辛,屡遭迫害,但他终不改乐观的天性。他一生融儒、释、道于一体,诗、文、词、书、画俱在才俊辈出的宋代登峰造极。他政绩卓著,爱民如子,文韬武略兼备,发展慈善事业,创办公立医院,堪比和煦春阳,带给世界无尽生机和温暖。他襟怀苍生,却无奈生活寄于风雨,岁月失于道路,命运困于党争。
他波澜壮阔的一生早已没入历史的尘埃,而他所表现出的伟大人格与社会良心,直至今天仍熠熠生辉。
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性格鲜明,形象饱满,可亲可敬,堪称人世间完美的理想人格。
实在没想到对这本书会有这么大的失望,以至于看了一半就弃了。 林语堂写得毫无逻辑,虽分了四个阶段,可里面的事件大多成片段没有勾连,像是闲谈聊到苏东坡便略说一二,就连王安石变法也没有顺序可言,说到哪儿就到哪儿,丝毫不像一部严谨详实的传记。 这本书中林语堂的个人情感太强烈,贬捧都很极端。 译者也毫无逻辑,将书译得七零八落。
评分苏东坡居然也舍不得撒手人世,这真不啻为一个坏消息
评分林的传记,人物生动,爱憎分明,故事娓娓道来,读来很舒服。这本书排班也花了心思,很多插图恰到好处,使得读者陶醉在艺术气息中。
评分感情过甚,腐儒之言
评分实在没想到对这本书会有这么大的失望,以至于看了一半就弃了。 林语堂写得毫无逻辑,虽分了四个阶段,可里面的事件大多成片段没有勾连,像是闲谈聊到苏东坡便略说一二,就连王安石变法也没有顺序可言,说到哪儿就到哪儿,丝毫不像一部严谨详实的传记。 这本书中林语堂的个人情感太强烈,贬捧都很极端。 译者也毫无逻辑,将书译得七零八落。
苏东坡传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