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拉尔德•埃德尔曼,1929年生,美国著名生物学家,197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美国神经科学研究所(Neurosciences Institute)主任,神经科学研究基金会(Neurosciences Research Foundation)主席,斯克里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神经生物学部主任。
发表于2025-02-25
第二自然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自从看了自私的基因之后,我就信仰了达尔文主义,相信世间万物很多仅仅只是概率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本书就是再这个基础上解释意识的达尔文主义。作者本身是1972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原因是发现抗体其实是选择的结果,而不是机体自身的反应。所以,他自己延伸了这些观点到...
评分从启蒙时代过去后,科学和哲学就分道扬镳渐行渐远,好多人弄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更有好多人,穷其一生希望把他们俩拉回到同一战线。 一直以来,关于物质与意识,存在与感知,自由意志与宿命论这些诸如此类的种种玄玄不得告的命题,都是最吸引人的,在牛顿康德的时空观被爱因斯...
评分读书笔记《第二自然》 在本书的开头,作者用了著名物理学家费曼的一段话,来说科技与人文,科技与人文就象两极一样,原文如下: 继续向上走,我们会遇到魔鬼、美和希望....... 借用一下宗教的隐喻,那一端更靠近上帝呢。美和希望?还是基本定律?我认为正确的答案当然是要寻找...
评分8.6 中国易经里面就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说法,道,是抽象且无形的。笛卡尔的二元论,将世界分为可被物理学研究的广延之物和没有实体不能被物理学研究的思想之物。薛定谔也说过,物理学所有理论都不包含感官知觉,这超出了科学所能理解的范围。弗洛伊德...
评分自从看了自私的基因之后,我就信仰了达尔文主义,相信世间万物很多仅仅只是概率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本书就是再这个基础上解释意识的达尔文主义。作者本身是1972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原因是发现抗体其实是选择的结果,而不是机体自身的反应。所以,他自己延伸了这些观点到...
图书标签: 脑科学 科普 神经科学 第一推动丛书 杰拉尔德·M.埃德尔曼 哲学 认知 生物学
大脑是如何产生出意识的?意识对人类知识有何意义?诺贝尔奖获得者杰拉尔德·埃德尔曼以生动的例子和隐喻,探究了人类意识之谜,阐释了我们如何得以理解世界和理解我们自己。
人类的大脑大约有1.5千克重,它是我们已知的宇宙间最为复杂的物质,大脑的褶皱的皮质上大约有300亿个神经元细胞和1000亿条神经突出连接。这个复杂的物质如何产生了意识?以及意识本性是什么?读完这本小书,会有一种豁然开朗感,但又能让你提出更多新的问题。
《第二自然》是《第一推动丛书》生命系列其中之一,这本适合对脑科学、哲学感兴趣的读者。如果对神经科学和意识之谜感兴趣,生命系列当中的《惊人的假说》《比天空更宽广》《脑中魅影》也不容错过。
2018年新版的《第一推动丛书》全新设计了版式、封面,提升了阅读体验,让读科普不再艰难。随书附赠价值39.6元由汪洁、吴京平掰开揉碎,带你懂科学好书的《经典科普解读课》6折券。
读不下去
评分正当我焦躁的看见还有40页要啃的时候,参考文献出来了,太棒了。 神经达尔文主义。大脑并不具有逻辑,只是用海量神经元和突触形成的网络去做模式识别。
评分作者是信奉神经达尔文主义的教徒,书的前半部较为详细的介绍了这个学派的核心思想:大脑神经元群是一个多样性的发生器,人类胎儿在发育过程中从行为和经历中接收到各种信号,大脑神经元群根据价值系统对这些信号进行选择,并根据选择结果重塑其内的突触连接通道,适应性更强的被保留强化,适应性弱的则被抑制弱化,选择结果形成了多份冗余记忆。而这些记忆,又可以通过折返回路激发产生出新的想象或思维。在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中,当折返回路需要更多的同生物主体自身进行交互时,原始自我意识就诞生了;而当自我意识能够通过表征通用性来指向自身,即形成意识的意识(元意识),高级意识才能发展出来。因吹斯汀的理论。书的后半部分偏哲学认识论,作者试图仅用寥寥数笔就枪毙掉其他学派的核心思想的野心太大,而其论据却不够充实有力。
评分作者试图用神经达尔文主义、动态核心复馈、选择性而不是指令性等理论或假设,来调和或解决认识论中人文与科学的二元对立甚至哲学基础的身心二元论,不能不说在这本薄书里并未做到。但不管怎么说都很佩服作者宏大的框架和思想。“如果神经达尔文主义成立的话,每一次感知都是一次创造,每一次回忆都是一种想象或者建构” PLS:其中的理论在《意识的宇宙》中有详细阐述
评分作者试图用神经达尔文主义、动态核心复馈、选择性而不是指令性等理论或假设,来调和或解决认识论中人文与科学的二元对立甚至哲学基础的身心二元论,不能不说在这本薄书里并未做到。但不管怎么说都很佩服作者宏大的框架和思想。“如果神经达尔文主义成立的话,每一次感知都是一次创造,每一次回忆都是一种想象或者建构” PLS:其中的理论在《意识的宇宙》中有详细阐述
第二自然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