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森·麦卡勒斯(Carson McCullers),20世纪美国很重要的作家之一。1917年2月19日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哥伦布,17岁前往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22岁创作《心是孤独的猎手》。一生备受病痛折磨,15岁患风湿热,经历三次中风,29岁瘫痪。1967年9月29日在纽约去世。《心是孤独的猎手》在美国现代文库评出的“20世纪百部很好英文小说”中列靠前7位。此外,她还著有《伤心咖啡馆之歌》《婚礼的成员》《金色眼睛的映像》《没有指针的钟》《抵押出去的心》等。其作品多描写孤独的人们,孤独、孤立和疏离的主题始终贯穿在她的所有作品中,并烙刻在她个人生活的各个层面。
《心是孤独的猎手》是卡森·麦卡勒斯的代表作。居“现代文库20世纪百佳英文小说”前7位。讲述了美国南方小镇一群徘徊于孤独的人们的故事。八月漫长的午后,沉闷的南方小镇,一个总是温和微笑的哑巴,喜欢音乐的少女、疾世愤俗的流浪汉、郁郁寡欢的黑人医生以及午夜咖啡馆里喝着冰啤酒的人们……这是一个孤独到极至的故事。人人都在寻找孤独的出口,但没人能摆脱孤独的宿命,即使爱也不能。
孤独,是这部小说的精魂,主要人物都被难以言说的孤独感笼罩着。这个美国南方小镇里有种族冲突,有激进分子,有同性恋者,但这些显然都不是主旨,主旨只有一个——孤独,孤独,孤独!看一下主要人物:考普兰德医生是一个想反抗强加在自己身上不公正命运的斗争者,他想唤醒他的...
评分 评分看见一个人绝对孤独地处在世上时,会使人最痛苦地被感动。由此可见,我们都具备对孤独感同身受的能力,并对那种孤独感怀抱同等的痛苦与珍惜的复杂情绪。 这世上以自身的孤独感动了众人的,大抵是卡夫卡与麦卡勒斯之流。静谧异常、深度苍白,将控诉处理得不动声色,...
读完已经2020年4月23了,每天中午看一章,晚上睡觉前用微信读书或kindle看一会,进展很慢,读的过程中也做了一些读书笔记,还是想花点时间在本子上写下一些东西。整本书一直在说孤独,辛格的孤独,比夫的孤独,米克的孤独,布朗特的孤独,黑人医生的孤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他们互相的人生历程没有人去了解,他们唯一的共同点是都相信辛格,然而辛格心心念念的只有他的伙伴,当他的伙伴离世时,他毅然也选择离开,没有人懂辛格,他们都依赖辛格,可辛格没有人可以倾诉,只有他的伙伴。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要在孤独中度过一生,愿有人可以学会享受孤独,也愿人们可以敞开心扉主动去接纳和理解别人,可能孤独感会少一些…
评分心是孤独的猎手
评分我感觉本书要再看一次,但就我初次阅读的感悟,书中每个人物的追求,他们想说的话,或者说真正的自己,都被困在自己内心,无论怎么挣扎,做什么来试图得到理解或者试图解脱,都是徒劳的,读完后有一种深切的压抑感和一种自己都害怕去承认的孤独感。它触摸到了我不敢去深思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这个所谓世界的联系到底是什么,促使我们群居的,和不断向前的那些意义又究竟有没有意义,究竟清醒的活着是聪明还是愚蠢呢?个人觉得本书实在是一本经典好书。但是不能常读。
评分「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
评分所谓理解,只是一种误解而已。心心相通,是世界上最大的笑话。我以为书里面会告诉大家怎么样面对孤独,原来到头来,只是告诉大家,孤独是常态,每个人都不能避免。 花了将近一个月,终于将这本闷闷的书看完了。读书就像是点外卖,纵然点之前看过APP评分,分数再高,不合自己的口味,还是不喜欢,我喜欢吃川菜,纵使你粤菜做的再好,我也觉得寡淡。不想再看这个作者的文字,不是作者的原因,是我水平不够,欣赏不了这样子的孤独。 我心中,这是一个糟糕的故事。书里一反复描写孤独这个词,但我觉得只是刻意的渲染。为赋新词强说愁。多人视角讲述故事,使整个故事显得很零碎。文化背景,历史背景,阶级背景的不同,叫我是真的没有办法产生任何的共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