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鲍尔斯(Paul Bowles,1910—1999)
美国传奇作家、翻译家、作曲家。一生只创作过四部长篇小说,却被视为20世纪美国极具代表性的作家,《时代周刊》称他是那个年代独一无二的作家。2002年,其作品由美国著名非营利性出版机构美国文库收录出版,成为传世经典。
◆鲍尔斯深受存在主义文学影响,曾翻译过萨特、博尔赫斯等作家的作品,美国评论界称:“没有哪位作家能像鲍尔斯那样对存在主义哲学作出这样全面的阐释。”
◆鲍尔斯与艾伦•金斯堡、威廉•巴勒斯等垮掉的一代作家相交甚笃,评论界也将他视为垮掉的一代,但他本人却否认。
◆1929年,鲍尔斯辍学前往巴黎学习音乐创作,随后为田纳西‧威廉斯、奥森‧威尔斯等著名剧作家、导演作曲,迅速成为美国当代著名作曲家之一。
◆1947年,鲍尔斯移居摩洛哥丹吉尔,并在此居住了52年,一直到去世。丹吉尔也因为鲍尔斯,吸引众多艺术家前往,成为文学圣地。
◆《遮蔽的天空》是鲍尔斯的长篇小说处女作,出版后即连续10周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在美国平装版首印就多达20万册,两个月内加印三次。
◆1990年,《遮蔽的天空》由贝托鲁奇改编成同名电影,获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奖等多项大奖。鲍尔斯本人亦有出色演出。
◆2017年,坂本龙一因为太爱这本书,甚至将鲍尔斯在电影中朗读书中精彩段落的原声编进了自己新专辑中的一首歌曲《Fullmoon》。
发表于2025-02-24
遮蔽的天空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坐落在北非尽头的丹吉尔,是摩洛哥王国离欧洲最近的城市。 这里是艺术家奔赴流逐之地,是国际间谍、走私、毒品、投机者的纸醉金迷天堂,是最早出现的同性恋城市...... 无数作家、诗人、画家、演员、音乐家甚至政治家,都在这里长住或者定居。 野兽派大师马蒂斯、法国画家德拉克...
评分《情陷撒哈拉》,这本书跟电影的感觉完全不同。书很“难看”,完全没有电影的异国情调,所以我想可能书根本和电影表达的是两种东西。 这么难看,看着看着倒咂摸出点味道来。作者有自己独特的东西要写,就使劲地写了。使劲地嚼,就能嚼出点意思来。我想那是他用自己的血肉去体...
评分坐落在北非尽头的丹吉尔,是摩洛哥王国离欧洲最近的城市。 这里是艺术家奔赴流逐之地,是国际间谍、走私、毒品、投机者的纸醉金迷天堂,是最早出现的同性恋城市...... 无数作家、诗人、画家、演员、音乐家甚至政治家,都在这里长住或者定居。 野兽派大师马蒂斯、法国画家德拉克...
评分 评分图书标签: 美国文学 保罗·鲍尔斯 小说 人生 外国文学 文学 想读,一定很精彩! 经典
《遮蔽的天空》讲述了我们一生中会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爱情、婚姻、旅行、死亡、存在价值、人生意义……意识到人生虚无的人,比任何人都更渴望真实地活着。
二战结束后,三个美国知识分子前往非洲撒哈拉旅行。波特和姬特结婚12年后彼此疏远,渴望通过这次旅行来恢复感情。然而他们在空旷浩 渺的沙漠中,逐渐迷失了自己,两人更加疏远。在死亡降临时,他们才真正面对彼此,发现每个人的生命都极其有限,但为时已晚,过于触碰虚无的他们注定要在沙漠里永远流浪下去……
—————————————
◆蒙尘70年的世纪文学经典!数次被出版社退稿,几度绝版。
◆美国文学史上罕有的同时入选两大文学榜单的经典著作:兰登书屋现代文库20世纪 100部伟大英语小说;《时代周刊》1923年以来100部伟大英语小说。
◆与《局外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起并列为存在主义文学经典。
◆1949年首先在英国出版,随后在美国出版,出版后连续10周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在美国平装版首印就多达20万册,两个月内加印三次,但此后却几度绝版。
◆1990年,《遮蔽的天空》由贝托鲁奇(《末代皇帝》)改编成电影,获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奖等多项大奖。鲍尔斯本人亦有出色演出。
◆2017年,坂本龙一因为太爱这本书,甚至将鲍尔斯在电影中朗读书中精彩段落的原声编进了自己新专辑中的一首歌曲《Fullmoon》。
◆经典中的经典!田纳西•威廉斯、威廉•巴勒斯、安东尼•伯吉斯、诺曼•梅勒、贝托鲁奇、坂本龙一、詹妮弗•康纳利等著名作家、导演、作曲家、演员联袂推荐的人生之书。
—————————————
◆鲍尔斯现象的崛起是当今文坛发出的又一个全新的声音。他的创作主题无疑是纯正的,而且具有开拓性。 ——诺曼•梅勒(美国著名作家,普利策奖得主)
◆这本书显示了一位天才的成熟与老练,这种写作我只在加缪、萨特这些作家的作品中见到过。——田纳西•威廉斯(美国著名作家,普利策奖得主)
◆保罗•鲍尔斯的《遮蔽的天空》,是二十世纪富有原创性和想象力的小说。鲍尔斯以持续不断的杰作证明了自己不愧为实至名归的文学艺术家。——托拜厄斯•沃尔夫(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福克纳笔会奖得主)
◆《遮蔽的天空》是一部充满哲思的伟大小说,一个非常现代的冒险故事。——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意大利著名导演、奥斯卡奖得主)
◆保罗•鲍尔斯已经去世,但他是20世纪美国的伟大作家。《遮蔽的天空》让我非常震撼。——坂本龙一(日本著名作曲家,奥斯卡奖得主)
◆保罗•鲍尔斯的写作如此非凡,如此特别,以一种优美的方式让人魂牵梦绕。——詹妮弗•康纳利(美国著名女演员、奥斯卡奖得主)
◆这本书远比二战以后大部分的英语小说都要好! ──《新共和》杂志
◆鲍尔斯的写作是一门艺术,在他状态好的时候,没有人是他的对手。 ——《时代周刊》
◆《遮蔽的天空》是二战后美国重要的小说之一,鲍尔斯接近于美国文学的中心。——《纽约时报》
◆鲍尔斯的小说非常适合那些渴望长大成人的读者。《遮蔽的天空》向我们展示了生活的惊骇之处,但也引导我们如何对待,不是用廉价的慰藉或者幸福的结局。 ——《独立报》
◆小说原著是如此的完美、深刻和独立,以至于它将电影排斥在外。贝托鲁奇展示的仅仅是表象,而一个没有看过原著的人会问这部电影究竟讲的什么。 ——《芝加哥太阳时报》
一场终将无法抵达和解的撒哈拉旅行,三个旅人,一个丢掉了性命,一个放弃了文明(或者说理性),一个不知所措裹足不前害怕结局,不愿意离开也害怕前行。《遮蔽的天空》里的一切都和印象里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骆驼完全不一样,没有对异域的好奇、新鲜、惊喜、风趣、灵动,一切都是如烈日般的刺目、虚无而可怖。波特、姬特、特纳古怪的三人组漫无目的地在撒哈拉、在北非游荡,他们的行李箱里装着美国护照、大把大把的千元法郎钞票、香槟威士忌,辗转于拥挤的火车和汽车上,一掷千金地解决火车票、汽车票、旅馆房间、餐点吃食的问题,自嘲没有哪个美国人能够打心底里接受“生活等于苦难”的观念,他们不断地从一个地方挪到另一个地方,尽量让身体舒适,可总是无法安抚生命本身。确实是非常存在主义的小说,哪怕是翻译的中文,都似乎是说着法语的萨特。
评分1一上来就讲了三个舞女极度渴望去撒哈拉喝茶,却被愿望带入死地的故事,它是全书的概括性总结;2全书共有三组旅人,除男女主人公,另两组既是情节推进器,也是地气的来源,没有他们的俗气作反衬,整个故事就太飘了;3坂本龙一的曲子抓住了故事孤独、虚无的内核;4千万别把这部小说当成“夫妻危机电视剧”看;5撒哈拉喝茶的小故事、主人公第一次提起“遮蔽的天空”时仰望星空的部分、男主死后女主看似自私堕落的部分…是我最喜欢的。
评分期望越高往往容易失望,这本书其实还算不错的,问题是营销把这本书的噱头用得太足,贝托鲁奇,坂本龙一,小说百强,存在主义三巨头什么的,虽然读客的营销套路已是司空见惯,但我还是被封底和勒口摘录的几段话吸引了,读完后才发现,原来那已经是全部了……
评分一场终将无法抵达和解的撒哈拉旅行,三个旅人,一个丢掉了性命,一个放弃了文明(或者说理性),一个不知所措裹足不前害怕结局,不愿意离开也害怕前行。《遮蔽的天空》里的一切都和印象里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骆驼完全不一样,没有对异域的好奇、新鲜、惊喜、风趣、灵动,一切都是如烈日般的刺目、虚无而可怖。波特、姬特、特纳古怪的三人组漫无目的地在撒哈拉、在北非游荡,他们的行李箱里装着美国护照、大把大把的千元法郎钞票、香槟威士忌,辗转于拥挤的火车和汽车上,一掷千金地解决火车票、汽车票、旅馆房间、餐点吃食的问题,自嘲没有哪个美国人能够打心底里接受“生活等于苦难”的观念,他们不断地从一个地方挪到另一个地方,尽量让身体舒适,可总是无法安抚生命本身。确实是非常存在主义的小说,哪怕是翻译的中文,都似乎是说着法语的萨特。
评分人有很多微妙的情绪,有很多莫名的念头。或越珍惜越若即若离,或明明嫌恶却反而可以亲近。踏上遥远的行程,寻找存在的意义,却让灵魂脱离了轨道。失去了那根无形的弦,会疯的吧。
遮蔽的天空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