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蒙德·穆迪(Raymond A.Moody),弗吉尼亚大学文学学士、文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后因对医学和科学的浓厚兴趣,继续到医学院学习并教授医疗哲学,并取得西乔治亚学院心理学博士学位,曾担任乔治亚州医学鉴识精神病学家,先后任教于西乔治亚学院、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等高校,首次提出“濒死体验”的概念,被《纽约时报》誉为“濒死体验之父”,并因其在该领域的卓越贡献,于1988年在丹麦获颁“世界人道主义奖”。如今,他仍在不遗余力地继续其事业,出版相关书籍十几本,在全球销售几千万册。并积极在各地举办相关讲座,普及濒死体验的知识。
发表于2025-02-07
死后的世界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写下标题,大夏天的打个寒颤,脑海中自动浮现《地狱少女》里阎魔爱那经典的一句日文台词: 一遍、死んで见る? 虽说弹幕里总是各种萌萌萌小爱我嫁,想想若真是身临其境,却是不管天气多炎热,都得被近在眼前、不得不面对的“死亡”惊到透心凉——心是没法飞扬了。 老实说,作为...
评分十年前在亚马逊上买了英文版的《Life after life》,那时还没有中文版。 六年前的冬天,从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几乎将我击垮,昏迷三周、做了两次大手术才从鬼门关里面侥幸活过来。 出院后我又从亚马逊订购了一本,送给我的主治医生。 我告诉他,书中所描述的东西,我自己深有...
评分非常推荐! 那段时间在了解佛教关于轮回的探讨,许多人都提到这本书,我也读了。 事实上,你会被深深的吸引,而认真地读完。 我记得那时一个周六的早晨,阳光一点点透过我空旷却没有什么装饰的屋子,但是在斑点的阳光里,我的心灵做了一次末端旅行的预演,我突然就觉得自己像是...
评分life after life,本来是一个临终关怀的经典范本,濒死体验这个概念都是因为这个书而产生的,却做出了恐怖小说的味道,卖不好也就在所难免了! 提醒书商们,一定要把书的气质和感觉做出来!背离了这一点,就谈不上畅销书!
评分我一直相信人是有灵魂的,可是我们从小受的教育都在否定。 去年看了《遇见未知的自己》,中讲到人在半催眠状态下能讲出意识里已经不记得的伤害…… 让我更确信灵魂的存在。 后面我在教会经历了圣灵对我的安慰,不知道怎么描述,似乎可以把自己所有的委屈和所有的难过全都宣泄出...
图书标签: 死亡 哲学 心理学 濒死体验 死亡研究 人类学 雷蒙德·穆迪 科学
一本探讨死亡与濒死体验的智慧之书
创下全球销售超过1300万册的惊人纪录
.....................
※编辑推荐※
☆濒死体验研究之父的经典著作
本书作者采访了150名被临床判为“死亡”却又活过来的人,详细记述且分析了他们所经历的“死后世界”,并首次提出“濒死体验”的概念,开启了之后数十年全世界科学家对于该现象的研究。因此,作者被纽约时报评为“濒死体验之父”,而本书则为该领域的经典著作之一。
☆创下全球销量超过1300万册的惊人纪录
本书自1975年首次出版,即在美国社会各界引起轰动,很多人因此开始关注生命与死亡的终极问题,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之后其不断再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向世界各地,至今已在全球销售超过1300万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25周年授权中译本,数位知名科学家联合推荐
本书为25周年特别纪念版,增加了国内外几位知名科学家的推荐序以及21世纪濒死体验研究的进展综述,内容更加丰富。语言方面,也比之前的译本更加准确、生动和详尽。
.....................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探讨死亡与濒死体验的智慧之书。作者听到一位精神病学家讲述自己“死”而复生所经历的奇特事件,又在大学讲授柏拉图“灵魂不朽”专题时听很多学生讲起类似的故事,大感震惊,遂投入到对该现象的研究中。在本书中,作者直接或间接采访了150名有上述经历者,总结出15个共同元素,首次提出了濒死体验(Near-Death Experience,NDE)的概念。另外,作者还将其与人类历史上对于死后世界的重要哲学论述加以比较,并列举心理学、自然科学对该现象的解释,逻辑清晰,说理翔实,大大增加了本书的科学性与哲学内涵,引人深思。
本书一经推出,即引起轰动,并开启了全世界科学家对濒死体验的研究热潮。虽然刚开始很多医学界人士对其冷嘲热讽,但现在科学已经站在了穆迪博士这一边。三十多年过去了,本书仍然不断再版,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全球销售数千万册,实为该领域的经典著作。
全书文字生动优美而富有哲理,读后不但能让大家对死亡重新思考,也更加珍惜现有的生命。
.....................
※名人推荐※
穆迪的研究开启了“一个新的世界”。
——布鲁斯·葛雷森 弗吉尼亚大学精神医学教授
《死后的世界》让我们回想起沉睡在我们心里的灵性。它给了我们许多灵性工具,让我们去理解自己的生命。这是一本永垂不朽的书。
——麦尔文·摩斯 华盛顿大学儿科学副教授 著名濒死体验研究者
穆迪博士在书中所述的研究将燃亮并确认我们两千年以来被告知的事实——死后仍然会有生命。
——伊丽莎白·罗伯斯库勒 濒死体验研究先驱,畅销书作家
本书开创出一个过去一直因事涉秘密而被科学界搁置一旁的研究大领域。
——黄荣村 台湾中国医药大学校长
那道光明亮却不刺眼,没有任何批判,让人觉得很温暖,而且这声音告诉人们要不断地学习。感觉是非常善良的。
评分那道光明亮却不刺眼,没有任何批判,让人觉得很温暖,而且这声音告诉人们要不断地学习。感觉是非常善良的。
评分真浅...
评分苦读了一小时张大春先生的大唐李白 单论小说结构觉得一般 不过这文字功底和论证后面的学识功底 不得不叹服 读的有些艰难 。不得不换本书休息下 选了后浪出版的life after life 一小时都不用就翻完了 可读性确实不高 死亡是我们无法感官且记录的 所以用语言去描述真的挺难。 其实关于濒临死亡的状况 我曾经历过两次 其中一次是大学时归乡途中 司机在高速上睡着了 120公里时速的大客车在隧道里失控 长达10秒钟的终极恐惧 导致我很多年对隧道有极大的阴影 不过现在回想 和柏拉图有着相似的很多关于死亡的哲思 也许和这段经历有些关系 不过更多的可能只是潜意识在这段经历上强加了意义。
评分那道光明亮却不刺眼,没有任何批判,让人觉得很温暖,而且这声音告诉人们要不断地学习。感觉是非常善良的。
死后的世界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