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飞,1973年生于河北肃宁,北京大学社会学学士,哲学硕士,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后,现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著有《麦芒上的圣言》、《自杀与美好生活》。
发表于2025-02-02
自杀作为中国问题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不算书评,只是贯穿着看这本书的始终我所想到的。 我有没有遇见过自杀者? 之前,我从未问过自己。 答案是有的。 班级里那个曾经叫嚣着要自杀所幸从未付诸实践的人不算;去年中毒身亡的师妹,其实那个“排除他杀”的结论毕竟不等同于自杀,也不知她死...
评分这本书,我最喜欢的是作者对余华《活着》的思考,每个人读完这本书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作者最为一个自杀学家(第一次听说),并且经历了中西两种文化的洗礼后必定会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死也要活着”这句话,我在看这本书时,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体会,因为觉得在那样的...
评分“没有人真的追求不好的生活,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认识什么是好的生活。” 这本小册子看起来更像一部论著的前言部分。作者的第一篇札记打动了我。 “这个急诊室里最让我感到疑惑的是,为什么他们从来不区分‘自杀’与‘误喷农药’,或者说,为什么他们从来不把占患...
评分曾经很喜欢听的是suicide is painless,曾经还很喜欢听me against the world,曾经还似懂非懂地捧着加缪的书。 看这本小小的的书的时候老觉得似曾相识的感觉,翻完了才发现原来果然是曾经在《读书》上见过。 “如果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从而让人们愿意为之去死的德性,...
评分我向来是害怕死亡的,不是怕我自己死,是害怕别人的死亡。不是害怕别人死后的“鬼魂”,而是害怕不习惯,不习惯这么一个人就这样离开了自己,你会在遇到很多事情的时候,自然的想到这个人,然后猛然想到他已经离开了——这种痛,你们能理解吗? 昨天在家看一本新买的书,叫《...
图书标签: 社会学 自杀 吴飞 心理学 中国研究 中国 哲学 社会
2002年,中国的高自杀率向全世界披露,从此自杀成为一个被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本书意在透视自杀问题,以反思中国文化中的生命观以及当代中国的文化处境。作者通过梳理西方自杀思想的传统,理解当代自杀学背后的文化假设;要理解中国的自杀问题,不能靠搬用那些自杀学理论,而要寻找中国文化中的相应观念。要解决自杀问题,也不能仅仅铆在自杀这一个现象上,而要通过它来反观更重要的思想文化问题。由此,我们可以理解现代中国的处境和问题,并慢慢找到应对现代性的中国方式。
只是小册子,更深入的还是看作者其它的吧。以自杀切入中西古今和现代性问题。西方基督教视自杀为对救赎的绝望,与不信、无爱(信望爱)一起并列为莫大罪恶,罗马书8-24中使徒保罗说:“我们得救是在乎盼望……但我们若盼望那所不见的,就必忍耐等候。”中国并无宗教牵制,虽屈原、伯夷叔齐也是自杀者,但《韩诗外传》中仍视他们为磏仁,低于圣仁、智仁、德仁。现代政治与经济联姻,家庭解放社会解放后对人心的忽视,个体更大的自由也意味着更大的无助,更无所措手足,“农家女”妇女健康小组的意义便在于此。继承了宋明以来的乡约组织和梁漱溟、晏阳初乡村建设平民教育的思路,与地方政治机构合作,以娱乐活动教化互助为依托,是改造人心的政治,在此基础上重建乡土中国——“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为生民立命”与“为万世开太平”从来紧密相连。
评分“乡土中国”版本的自杀问题,在地化的研究,指出西方的人性善恶之哲学本原讨论在中国语境下的缺失,咱们讨论的是“过日子”“做人”的问题。颇有见地,强烈喜欢。
评分嗯,好好活着最重要,但是也请不要表面上说要理解西方文化,却暗地里给人家泼一盆脏水。
评分怎么设定自杀就是一种非正常行为?谁规定的自杀就是有问题的?我的道德无边提出的是这个疑惑。 疑惑太多,就得不出任何答案。哲学不是设问,不是解惑,是怀疑。
评分回答了…甘阳为什么喜欢他的问题。
自杀作为中国问题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