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1922—1992)
本名许晏骈,当代历史小说巨匠。因其小说注重历史考证,故事通俗精彩,高阳在历史小说界的地位等同于写武侠小说的金庸,二人共享“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的美誉。
高阳出生于钱塘望族许氏,受家中长辈熏陶,对历史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清史。高阳将清人的笔记、野史、杂著、诗文烂熟于心,能将清代的典章制度、佚闻逸事、地方风俗、民情世态,巧妙地融合到历史小说情节之中,完整地呈现一个真实的清代社会。
1962年,高阳在《联合报》上发表了他的首篇历史小说《李娃》,而后一鸣惊人,一发不可收拾。高阳一生著作约90 余部,读者遍及海内外华人,其中《胡雪岩全传》是确立高阳当代历史小说巨匠地位的奠基之作。
高阳的历史小说,注重历史的真实性,又擅长讲故事,读起来轻松畅快,有读者评为“华语历史小说不可逾越的高峰”。
发表于2025-04-17
胡雪岩全传 1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新近华夏出版社重版高阳著作,扉页印有“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用以宣传。作为现代通俗小说的两大重镇,金庸和高阳,无论是出身、写作内容或是口碑,都足有可供比较的地方。网友刘国重曾以此为题,写过一篇文章,可供参考。金庸和高阳,同为撷取旧史以作小说,两...
评分我们始终受雇于伟大的时代记忆。 纳斯达克翻飞的红绿数字,格林斯潘的每一个喷嚏,催生出各种名目的聒噪,整装待发的报刊印刷厂率尔成了争分夺秒的弹药库。 也能在中学历史书上看到:通胀时节背着大捆纸钞抢购粮食,过剩的牛奶倾入沟渠,资本主义世界的“人民”们脸上还带着刻...
评分和《胡雪岩》缘起于同名的电视剧,当时只觉得这个智慧聪颖的商人,浑身上下都散发着那种能激起人研究冲动的魅力,只可惜高阳这套大部头的鸿篇巨制让人望而生畏,最终还是因为没那种定力而放弃了啃食全书的冲动……。大一上半学期吧?才终得偿所愿,不过也整整用了一个学期的时...
评分读完此书胡雪岩的经历真是令人唏嘘不已,不过还要感谢作者高阳先生真不愧是一位描写人情世故的高手,文章从一开始就抓人眼球,胡雪岩和王有龄的相遇,胡雪岩的慷慨解囊,到后来的平步青云,萧瑟洋场,等等章节中能够看出作者独具慧眼,下笔有神,人物刻画饱满,文字流...
评分读高阳先生巨作《胡雪岩》,总让人心生惆怅。起初为胡雪岩白手起家、平步青云而倾倒,而后为胡雪岩游走灯火楼台、十里洋场而快意,最后却为所有的一切轰然倒塌、烟消云散而叹息。 备受折磨之后,忍不住追问,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或许,“成也萧...
图书标签: 胡雪岩 历史小说 传记 人物传记 高阳 小说 官场 历史
高阳版《胡雪岩全传》出版40年来,一直被视为胡雪岩研究的至高经典,是商人必备的生存手册。
作者高阳是当代历史小说巨匠,尤其注重历史考证。他在动笔写作《胡雪岩全传》前,会将小说大纲写在一张极大的宣纸上,再在纸上罗列相关史料、情节设置、写作思考,直到宣纸变黄变皱,布满密密麻麻的笔迹,方才动笔。因其小说注重历史考证,故事通俗精彩,高阳在历史小说界的地位等同于写武侠小说的金庸,二人共享“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的美誉。
在丰富的史料基础上,高阳得以真实还原清末商圣胡雪岩跌宕起伏的一生:成为大清首富花了30年,倾家荡产只花了3天。在相继结交官场贵人后,胡雪岩背靠大树,开钱庄、操丝业、做当铺、倒军火,事业越做越大,但酿成悲剧的祸根也越埋越深……
翻开本书,看当代历史小说巨匠高阳,重现一代商圣胡雪岩的辉煌与宿命。
抓住机会就是一段美妙的际遇。
评分抓住机会就是一段美妙的际遇。
评分学习说话办事、为人处事
评分好看,立体,也唏嘘感叹
评分王有岭以为“皇上”会绕开八旗大爷给汉人出路,这是当时汉臣的普遍心态,在这种“改革”背景下,胡雪岩抓住“市场经济”崛起。首先,对王有岭雪中送炭,拿到官督商办第一桶金,再用海运局周旋各个山头,上至藩台下到漕帮,做成钱庄联盟;继而如法炮制,做“丝主人”,在洋庄和大户之间玩平衡。胡氏显著风格有三:一,该坦荡、大方时,叫人如沐春风,该严时,不漏口风,阴阳有度;二,善做第三方、第N方,对每种社会关系的甲乙丙各关系,均能换位思考,合纵连横,难怪卷末被失意奇才目为战国策士之风;三,做事雷厉风行,宁可错,不可惰,如此每步跬积,千里之行一战略。
胡雪岩全传 1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