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特(H. L. A. Hart,1907~1992),20世纪*重要的法律哲学家之一,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代表人物,牛津大学法理学教授。哈特在分析哲学框架内发展了一套精深的法律实证主义理论。他*大的贡献在于以语言分析哲学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法理学体系,挽救了“二战”后饱受批评的分析实证法学。代表作品包括:《法律的概念》《法律、自由与道德》《惩罚与责任》《法律中的因果关系》以及《论边沁》。
《天下·法律的概念(第三版)》是根据牛津大学出版社《法律的概念》2012年第三版而译。第三版在1994年第二版的基础上增加了莱斯利·格林教授的绪论和注释。在本书中,哈特重新检视他的法哲学基础,并针对著名学者德沃金等人的评论予以回应,《天下·法律的概念(第三版)》分为恼人不休的问题;法律作为初级规则与次级规则的结合等内容。
毫无疑问地,哈特教授的《法律的概念》是20世纪法律哲学领域重要的一本书,哈特教授对法律哲学和法理学的理论贡献是无与伦比的。从1961年问世以来,《天下·法律的概念(第三版)》以它优美的文笔和清晰的论证,激发了无数学生去思考与法律相关的种种问题,诸如“什么是法律”以及法律、道德与正义的区别。
《天下·法律的概念(第三版)》是学习法理学与法律哲学不可或缺的经典,且已经被翻译成许多不同语言的版本。《天下·法律的概念(第三版)》根据牛津大学出版社《法律的概念》2012年第三版而译。在本书中,哈特重新检视他的法哲学基础,并针对著名学者德沃金等人的评论予以回应。这本发人深省的新版——《天下·法律的概念(第三版)》,将成为理论界争议与评论的焦点,并且深受对法理学及法哲学有兴趣的人之喜爱。
中午拿到《法律的概念》第三版中译本,花了点时间校读了Leslie Green写的导言。译文总体上在准确性、流畅性和简洁性上做的都很棒,但美中不足,有一些瑕疵暂列如下。 1. 原文斜体的部分在中译本中并未被标示出来。斜体一般是作者想要特别强调以引起读者注意的一种写作方式,比...
评分「法理思维与名著导读(四):哈特《法律的概念》导读」 陈景辉 中国政法大学法理学研究所副教授 本文以下引用的页码皆以英文版 H.L.AHart,TheConceptofLaw,Oxford:ClarendonPress,2nd.ed.(1994). 中译本请见,许家馨、李冠宜译,法律的概念,2000年。本文以下所引用的页码以英...
评分 评分 评分【motive在哈特三步走里的地位】fear/morality/self-interest等各种动机→→determination to obey守法的内在面向→→behavior of obedience守法的外在面向。奥斯特OBBT模型错误地将动机限缩为仅fear一种。 承认规则是法体系基础 The case for calling the rule of recognition...
剩后记没看,因为没读过德沃金
评分一次漫长且艰难的阅读旅程。哈特运用敏锐的洞察和严密的逻辑,成功为法律与命令、习惯、道德诸概念划清界限,构造出一个富有说服力的规则体系。没有读懂后记,有待继续努力。
评分前后读了快一个月
评分前后读了快一个月
评分读了一半 读不下去 还是读英文版吧 译文变扭 书是好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