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清华最受欢迎的科学通史课主讲教授、清华科学史系主任吴国盛经典科普力作,迄今已畅销20余年。
◆全新修订版:作者根据新的科学史研究对书中的部分文字做了修订,更新大半插图,许多是作者近几年在世界各国实地拍摄的照片,共计700多幅。
◆轻松流畅的大部头普及读物,还原科学的前世今生,探讨科学精神的本质,澄清以讹传讹的科学故事 。
【内容简介】
《科学的历程》是一部普及性的世界科学通史。以东方文明和科学技术对人类进步的影响为开端,以西方文明和科学的发展历程为核心,同时探讨了科学精神的本质和推动科学发展的力量。通过对科学家生平及科学发现过程简洁而不乏激情的叙述,阐释了每一次重要的科技进步在人类文明发展链条上的意义和价值,辅以大量精美插图,生动地展现了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自身宇宙观、世界观不断深化的路径。
本书把自然科学的发展放在人类文明史的长河中来讲述,有助于读者弄清自然科学在人类文明史中的位置。此外,作者在讲述严肃的科学发展史的同时,保留了历史进程中那些生动活泼的细节,使本书具有大部头著述难得的良好的可读性。
吴国盛,现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长聘教授、科学史系系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科技史学科评议组成员。
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空间物理专业。1986年获北京大学哲学系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专业硕士学位。1997年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最年轻的研究员。1995年起师从叶秀山教授在职攻读西方哲学,199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99年回到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2016年离开北京大学,进入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任长聘教授,2017年6月担任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
长期致力于科学史和科学哲学领域的研究,所著科普巨作《科学的历程》出版近20年,仍是科普领域的畅销图书。去年出版的《什么是科学》也广受欢迎,年初入选广电总局推荐的“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此外还著有《技术哲学讲演录》《现代化之忧思》《反思科学讲演录》《时间的观念》等。
我认为所有学文科的同学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或者类似的科学史著作。 事实上我觉得写得最好的一本科学入门书籍是王淦昌主编的 永无止境的探索:自然科学基本问题 一书, 几年前我把这本书推荐学文学的堂妹,引发了她对于科学史的浓厚兴趣,就去选了大学里的一门科学史的课...
评分我认为所有学文科的同学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或者类似的科学史著作。 事实上我觉得写得最好的一本科学入门书籍是王淦昌主编的 永无止境的探索:自然科学基本问题 一书, 几年前我把这本书推荐学文学的堂妹,引发了她对于科学史的浓厚兴趣,就去选了大学里的一门科学史的课...
评分这个疑问并不存在在这本书里:它讲述的是与“技术”相关的那部分的“科学”史;属于科学史,同时也是一部技术源流史。 而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想讨论:不同的人、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需要读什么——科学史?技术史?还是科学哲学史? 何兆武老师有一本小书《西方哲学精神》,...
评分中国有技艺,无科学。中国文化由于过分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没有也不能产生欧几里得几何学和Pythagoras。 中国传统实用理性过于重视现实的可能性,轻视逻辑的可能性,从而经常轻视甚至贬低“无用”的抽象思维。“雄辩”如孟子,常常违反形式逻辑,仅以气势(情感力量)逼人;...
我们的中学科学教育缺乏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的内容,缺乏学生自己提问,演绎推理,设计实验或者自然观察,找出证据实证的体悟过程,结果学了一堆公式定理和标准答案,科学的素养很差。
评分最有收获的还是关于中国为什么不行,和西方为什么行的那一段探讨啊。
评分我说真的,对于我来说,“晓畅易懂”压根就不存在,因为里面的知识还是有些晕(对我而言),所以还行吧,不大喜欢,可能再过一两年读会更好
评分本书量子力学之前的内容理科生都学过,之后的内容也容易理解,怀念自己知识储备的巅峰时期,如果当时看过这本书,我会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所学的各种原理定律理解得更为深刻。对于这样一本宏伟的科学史(或者说是科学角度的人类史),也是人类对抗自然改变命运的历程,很励志也很残忍,几句话很难充分表达读后感想,总结:精读+必读系列。 生态学第一定律“生物与其环境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生态学第二定律“多样性导致稳定性”。澳洲大火毁灭掉上亿个生命,全球各类疫情大爆发,南极温度已达到20度,如果说自然的问题自然会解决,那么,第一个被解决掉的会是人类吗?……哎……
评分没有吴军写的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