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译注

周易译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寿祺(1912—1990),福建霞浦人。字之六,号六庵,学者称六庵先生。早岁游学北平中国大学,毕业后留母校任教。师事行唐尚节之(秉和)、歙县吴检斋(承仕)等著名学者。抗战间南旋闽省,先后执教于国立海疆学校、福建师范专科学校、福建师范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等高校。曾任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福建省政协常委、福建文学学会会长、福建诗词协会会长、中国周易学会顾问等。精硏群经子史,尤深于《易》;通贯诗律,博赡文词。有《群经要略》《易学群书平议》《汉易举要》《楚辞全译》《六庵诗选》等行世。

张善文(1949— ),福建长乐人。1979年考取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从学黄寿祺教授门下。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易学研究所所长、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点带头人。兼任国家《续修四库全书》经部特约编委、中国周易学会副会长。已出版《周易入门》《象数与义理》《周易辞典》《洁静精微之玄思》《学约斋文录》等专书二十余种,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目前主持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重点项目《周易注疏点校》的科研工作。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黄寿祺
出品人:
页数:848
译者:
出版时间:2018-6-1
价格:69.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258790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易经 
  • 中国哲学 
  • 哲学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经学入门 
  • 经学 
  • 易学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冠居“群经”之首的《周易》,是我国古代现存最早的一部奇特的哲学专著。本书将《周易》全文译成易读的现代汉语,并加以详细的注释、解说,对《周易》的历史、读易的方法,每卦、每爻爻辞内在含义等向读者作了深入而又浅近明白的介绍。作者为福建师大教授黄寿祺(已故)、张善文,均为易学研究专家。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首先感谢作者 推荐理由: (本段写给未看过本书的读者朋友,以分享好书) 优点 本书较为详细、客观,很适合想了解周易基本要义的读者。 不足 资料过于详细,不易把握重点,或许是优点所必然带来的不足吧,我们应当提高辨别能力,把握较为重要的内容。 阅读建议: (本段...  

评分

初学者入门好书,书末还有简单的读易指南和易学书籍索引。比较方便初学者。 黄寿祺和张善文先生所著,解释主要以传统易学解释为主,兼顾象学解释,同一爻,会引几家注释,并加以评价。 入门好书。 印刷质量和编辑还可以,但上...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当下义理派周易最佳入门读物。能结合爻位来谈义理,重义理亦未全废象数;且能取各家之长,对于于理可通的不同观点,皆有所保留,对于义理派易学知识的普及颇有益处。相当于共和国版的《周易折中》。不过对帛书《周易》的采用还是不太多~ 本书释“贞凶”“贞吝”等言为“守持正固以防凶险/憾惜”,现在看来确实高明。乍一看有过度解读之感,然而能点明一爻处境,大意不悖于训贞为占的现代研究;又保留了训贞为正的儒学传统中重视德行,事在人为的思想,颇有可取。

评分

当下义理派周易最佳入门读物。能结合爻位来谈义理,重义理亦未全废象数;且能取各家之长,对于于理可通的不同观点,皆有所保留,对于义理派易学知识的普及颇有益处。相当于共和国版的《周易折中》。不过对帛书《周易》的采用还是不太多~ 本书释“贞凶”“贞吝”等言为“守持正固以防凶险/憾惜”,现在看来确实高明。乍一看有过度解读之感,然而能点明一爻处境,大意不悖于训贞为占的现代研究;又保留了训贞为正的儒学传统中重视德行,事在人为的思想,颇有可取。

评分

在原来那版上面做了些文章的新编排,以及改为繁体版,大体上文字内容没大的变动,已有老版的可入可不入。

评分

当下义理派周易最佳入门读物。能结合爻位来谈义理,重义理亦未全废象数;且能取各家之长,对于于理可通的不同观点,皆有所保留,对于义理派易学知识的普及颇有益处。相当于共和国版的《周易折中》。不过对帛书《周易》的采用还是不太多~ 本书释“贞凶”“贞吝”等言为“守持正固以防凶险/憾惜”,现在看来确实高明。乍一看有过度解读之感,然而能点明一爻处境,大意不悖于训贞为占的现代研究;又保留了训贞为正的儒学传统中重视德行,事在人为的思想,颇有可取。

评分

当下义理派周易最佳入门读物。能结合爻位来谈义理,重义理亦未全废象数;且能取各家之长,对于于理可通的不同观点,皆有所保留,对于义理派易学知识的普及颇有益处。相当于共和国版的《周易折中》。不过对帛书《周易》的采用还是不太多~ 本书释“贞凶”“贞吝”等言为“守持正固以防凶险/憾惜”,现在看来确实高明。乍一看有过度解读之感,然而能点明一爻处境,大意不悖于训贞为占的现代研究;又保留了训贞为正的儒学传统中重视德行,事在人为的思想,颇有可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