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照,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东亚史硕士,曾为哈佛大学史学博士候选人,研究专长为中国古代思想史、社会人类学。杨照现任台湾诚品讲堂与敏隆讲堂讲师,他的创作包括文学、历史、经典著作导读等多个领域,代表作有《故事照亮未来》《我想遇见你的人生》《迷路的诗》《想乐》《永远的少年》《马尔克斯与他的百年孤独》《寻路青春》《推理之门由此进》《呼吸》等。
发表于2024-11-25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4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杨照先生的作品一直都有拜读,这次讲中国史的四册一出来就很快都读完了,真是手不释卷如饥似渴的读下来的,非常想知道后面的9本什么时候才能出版?尤其是想尽快读到讲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的第五、六卷,如果没看错应该是这两卷吧? 我个人是三国魏晋南北朝历史的爱好者,而...
评分杨照先生的作品一直都有拜读,这次讲中国史的四册一出来就很快都读完了,真是手不释卷如饥似渴的读下来的,非常想知道后面的9本什么时候才能出版?尤其是想尽快读到讲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的第五、六卷,如果没看错应该是这两卷吧? 我个人是三国魏晋南北朝历史的爱好者,而...
评分杨照先生的作品一直都有拜读,这次讲中国史的四册一出来就很快都读完了,真是手不释卷如饥似渴的读下来的,非常想知道后面的9本什么时候才能出版?尤其是想尽快读到讲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的第五、六卷,如果没看错应该是这两卷吧? 我个人是三国魏晋南北朝历史的爱好者,而...
评分杨照先生的作品一直都有拜读,这次讲中国史的四册一出来就很快都读完了,真是手不释卷如饥似渴的读下来的,非常想知道后面的9本什么时候才能出版?尤其是想尽快读到讲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的第五、六卷,如果没看错应该是这两卷吧? 我个人是三国魏晋南北朝历史的爱好者,而...
评分杨照先生的作品一直都有拜读,这次讲中国史的四册一出来就很快都读完了,真是手不释卷如饥似渴的读下来的,非常想知道后面的9本什么时候才能出版?尤其是想尽快读到讲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的第五、六卷,如果没看错应该是这两卷吧? 我个人是三国魏晋南北朝历史的爱好者,而...
图书标签: 历史 中国历史 杨照 中国 秦汉 见识城邦 中国古代史 汉武帝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系列,一套全新的中国通史。不是为读者介绍干巴巴的历史事件和知识点,而是发掘中国历史背后的深层逻辑,提供一套崭新的读懂中国历史的认知方法。系列共4辑13册,全景呈现“中国”这个独特而顽强的生命体的演进。
第4册《帝国的昂扬精神》紧紧围绕“昂扬精神”,帮助大家更深刻地理解西汉时期中国的文学、思想、政治、民众心态,你会看到:
汉承秦制,秦确立的帝国模式和帝制模式通过汉的运作,生长得更加繁茂;
汉初七十年其实和秦朝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在执行法律上没那么僵硬;
西汉盛期的一个特点就是自信,通过华丽的文字和强有力的行动体现出来;
董仲舒的儒学混杂了方士的阴阳五行和谶纬之术;
司马迁在讲匈奴问题的时候,用了三篇列传,排序很有讲究……
-------------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系列,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2018—2019年推出——
第一辑:起源与定型:从共主到君主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1:中国是怎么出现的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2:文明的基因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3:从列国到帝国
新石器时代星罗棋布的文化在黄河中下游汇聚,形成了夏、商、周三个强大的氏族部落,他们同时并存,互相竞争,相继做中原的共主。夏建立了国家政权的起源形态,商用文字和青铜器展现治理的实力,周用成熟的制度将这一切定型,并借着春秋战国诸国的彼此竞争和拓展,以及秦的整合,中国延伸到更广的地方,帝制从此定型。
第二辑:生长与进取:帝国治理下的和平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4:帝国的昂扬精神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5:危机与考验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6:大分裂时代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7:新帝国的试验
匈奴与两汉、突厥与隋唐,还有中间作为过渡的鲜卑帝国,各自实践了不同的帝国形态,中国开始了帝国模式的新尝试。匈奴是北方游牧帝国的原初形态;突厥则是其生长形态。西汉是爆发式的,由内而外将中国的范围前所未有地扩展开来;东汉是内敛型的,皇帝和贵族通过分享权力维持帝国守成的局面。而隋唐是融合型的,将北方游牧和南方农耕成功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典型的大一统中国。
第三辑:成熟与巅峰:从大陆到海洋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8:新时代的开端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9:分裂与互动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0:世界性帝国
生长中的中国向外进取,成熟期的中国向下扎根。辽、金、西夏、宋各自继承了前代的遗产,在彼此的博弈中向内寻求原发动力,中国的官僚体系、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在此达到成熟状态,中国的形态不仅成为后世的样板和楷模,更通过蒙古这个世界性大帝国向全世界发散。
第四辑:危机与变革:帝制的黄昏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1:光明与黑暗并存的时代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2:帝国的千年变局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3:希望与绝望交杂的时代
世界的格局已经变化,亚欧大陆为中心的古代文明被世界一体化和工业革命的浪潮侵袭。在中国,游牧与农耕的对抗变成中国与世界的对抗,海岸线取代长城成了中国历史的主轴。渐渐被卷入世界体系的中国,经历痛苦和挣扎,也迎来希望和重生。
--------------------------
【编辑推荐】
中国这个独特的生命体是如何诞生、成长、进取、挑战、变革的,汇集近百年历史学、考古学的丰硕成果,运用搁置在学术象牙塔的新知识、新方法,提供中国通史的全新读法,讲透中国历史的深层逻辑。
特色之一:把中国看作一个生命体
中国是一个生命体,有它的起源和定型,也有它的生长和成熟,还要经历巅峰和逆转。假设我们忘掉了关于中国历史的一切,假设我们是一个在火星上观察中国的局外人,我们好奇中国为什么是这样的中国,中国历史为什么是这样的历史——这就是这套书打算讲解的核心内容。
特色之二:挖掘中国历史的深层逻辑
这套中国历史,关注历史演进的深层脉络,关心历史运作的背后逻辑,而不是讲述某个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不是烦琐地考证一个新的历史知识,更不是突出帝王将相的丰功伟绩和宫廷内斗的血雨腥风。中国到底是怎么从满天星斗一般的诸多新石器部落,演化成大一统的帝国,而游牧与农耕的帝国在历史上又是如何彼此冲击,塑造出今天的中国,这是这套书关注的重点。
特色之三:文学读蒋勋,历史看杨照
这套中国历史,杨照先生已经在台北完整讲过两次,分别用了5年时间,影响了两代学子和上班族;作者又用了5年时间整理成文字,到处都是干货满满的新知识、新见解。这套讲解,不那么学术,却到处都是精深的学术成果;这套讲解,不追求戏说,却充满了畅快而愉悦的轻松氛围。
特色之四:中国历史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丰富
这套中国历史,关注王朝更替、杀伐决断、远交近攻这些“大历史”,也关心历史上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关心古人的生活作息和衣食住行,关心不同阶层之人的所思所想,关心不同时代人们表达自我的方式,这些“小历史”让我们看见,中国的深刻底蕴,中国历史的深层内涵,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丰富。
特色之五:新材料、新观点、新写法,全新的中国通史
这套书是一套全新的中国通史,是今天的历史学家用今天的新视角写给今天中国人的中国历史。我们现在读的中国历史,太多都是50年前的老书,而100年以来全新的考古发现和学术成果却被人们束之高阁,我们一点都不知道。这套书提供的就是新材料、新成果、新写法,讲透中国历史的运作逻辑。
1、使用新材料,让我们比司马迁更懂先秦,比司马光更懂唐宋。
因为我们看到了连那个时代的人都没看到过的新材料,就像甲骨文、敦煌文献、居延汉简,还有马王堆的帛书。
2、广泛吸收新成果,我们发现原来学术的东西还可以这么好玩!
从一百年前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开启的新史学革命,到今天中国大陆和台湾、日本、欧美汉学界的新成果。
3、采用新写法,思维清奇、平易近人,从零开始,重新认识。
从头讲述,从零开始,重新认识,思想的厚重感、讲述的故事感,兼容并蓄;不偏不倚,不薄不厚,不深不浅,历史的现场感、破案的畅快感,应有尽有。
--------------------------
【名人推荐】
杨照先生是我敬佩的历史学者,其知识之渊博,对新的考古、研究发现之敏感,在一般历史学家之上。
——许纪霖(著名历史学者)
中国历史有不同的写法。杨照先生这套中国历史重点不在历史叙事,而在于寻找中国史文化上的根源。这就说明了,世界上的古老文明中唯有中华文明延续了三千多年的根源。这种写法在阅读中会给我们更多更新的思考,受益无穷。
——梁小民(北京工商大学教授)
杨照穿越学术圈内外,故行文生动而颇具深意。
——许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好看到上班忍不住拿出来瞄…【史记李将军列传、盐铁论
评分对飞将军李广着迷,对太史公敬佩,对王莽好奇。
评分这本内容重复的就比较少了,读起来也越来越顺畅,但是新观点也相对较少了。对于赋所反映的社会思潮,“罢绌黄老,独尊儒术”的理解,谶纬的历史意义钩陈,今古文与政治的对应关系还是有亮点的。对于西汉到新朝的历史事件的必然性论证值得思考。
评分对飞将军李广着迷,对太史公敬佩,对王莽好奇。
评分从黄老无为到独尊儒术,从郡国并立到皇权一统,从今文经学到古文经学,从白登之辱到饮马阴山,从对秦政的反动到外儒内法的实际继承,汉朝全面完成了中国从封建向帝制的全面转型,奠定了延续中国近两千年历史的中央集权体制的制度、文化、经济、意识形态的建构基础。从重新认识中国历史的角度来看,对汉朝沿袭秦政、独尊儒术的实质、今古文之争、王莽新政的内在推动分析均有独到之处,但对汉匈之争、司马迁与中国史观的形成不过是对《史记》或《汉书》的简单翻译,读来了无新意。(阅读时间:2019年2月11日-12日;自评:7.6;推荐指数:★★★★)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4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