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公元1902年,清光绪二十七年,中国时局波谲云诡,清政府为摆脱政治危机,开始试图施行新政。其中不少法律改革举措与近代法息息相关,为中国法的转型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本书梳理近代法的发展脉络,介绍近代法律改革的深刻背景,深入分析传统法的终结与近代法的演生,结合实践来阐述近代法律的演变与转型,并对中国法百年来存在的问题及其历史成因作出反思。其意义并不仅止于对过去真相的发掘,而更在于它所关注的内容,即近代中国法的探索之路,对于现今中国的法制建设与社会生活有着强烈的借鉴意义。
▼编辑推荐
☆
题材新颖。对此时期中国法转型进行全面梳理的著作,在当今仍是少之又少。李贵连教授的这本研究著作可以说是对这一重要领域进行了填补。
☆
全面且翔实。此书以1902年为切入点,其关注的内容几乎涵盖了这一历史时期法制文化的方方面面。此书引用大量一手史料,包括文献、档案、数据等等,可信度颇高,又凸显了内容的丰富性。无论对于初学者还是专业人士抑或业余爱好者,本书都能有所裨益。
☆
俞荣根 黄源盛 王人博 许章润 刘广安 鼎力推荐
▼作者简介
李贵连,广东省五华县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律史学会常务理事,华中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华中科技大学近代法研究所名誉所长。当代汉语学界沈家本研究第一人。著有《近代中国法制与法学》《沈家本年谱长编》《沈家本评传》《法治是什么:从贵族法治到民主法治》《沈家本传(修订本)》等。
从清末新政开始的近代中国法政制度转型,其开拓性与艰难性是今人难以想象的,这也是《1902:中国法的转型》(李贵连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一书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本书通过梳理近代法的发展脉络,论述清末法律改革的深刻背景,深入分析传统法的终结与近代法...
评分老大中国,从法制走向法治的第一步 文 | Lyre 《1902:中国法的转型》是一本非常好看的、关于中国近代法律的著作,没有受过法律专业教育的一般读者也能看懂,这本书的语言像非虚构文学一样通俗又生动,同时既然是学术著作,逻辑线当然也很清晰。晚清的法律改革,其实是一段很少...
评分从清末新政开始的近代中国法政制度转型,其开拓性与艰难性是今人难以想象的,这也是《1902:中国法的转型》(李贵连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一书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本书通过梳理近代法的发展脉络,论述清末法律改革的深刻背景,深入分析传统法的终结与近代法...
评分从清末新政开始的近代中国法政制度转型,其开拓性与艰难性是今人难以想象的,这也是《1902:中国法的转型》(李贵连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一书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本书通过梳理近代法的发展脉络,论述清末法律改革的深刻背景,深入分析传统法的终结与近代法...
评分从清末新政开始的近代中国法政制度转型,其开拓性与艰难性是今人难以想象的,这也是《1902:中国法的转型》(李贵连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一书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本书通过梳理近代法的发展脉络,论述清末法律改革的深刻背景,深入分析传统法的终结与近代法...
很友好的法史读物。对晚清法制没什么了解的人来也不会有太多阅读困难,可以一窥中国法这次影响深远的改变的一斑。说是讲晚清变法其实相当一部分延伸到了整个近代的法学法律发展。并不只是档案,分析推敲没有缺席,不要瞎几把标。 作者对沈家本的用笔过多,伍等人反而经常一笔带过。 减分项有点多,"据说台湾仍适用这部刑法"这句话太减分了,作为法史学者这点求证手段都没有吗
评分介绍了自鸦片战争后的中国近代法律/法学的建立发展历程,重心在对清末新政法律转型的叙述,符合标题。整本书史实整理的意味较浓,适于作为资料查阅,但缺乏深入探讨。最后一章中对当代法学重新发现民国问题的议论值得思考,也算整本书的点睛之笔。另:这书封皮易脏,用纸质量差。
评分主要是史料吧
评分一本档案而已
评分介绍了自鸦片战争后的中国近代法律/法学的建立发展历程,重心在对清末新政法律转型的叙述,符合标题。整本书史实整理的意味较浓,适于作为资料查阅,但缺乏深入探讨。最后一章中对当代法学重新发现民国问题的议论值得思考,也算整本书的点睛之笔。另:这书封皮易脏,用纸质量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